敲对门
(1)
今天的开示是有关第四圣谛──导向苦灭之道圣谛,即导向涅盘的八分圣道的第二堂开示。今天我们
要讨论第一个道分:正见
(2)
佛陀称正见为前导者:
「诸比丘,对于日出,这是前导者,这是前兆,即破晓。
同样地,诸比丘,对于善法,这是前导者,这是前兆,即正见。
诸比丘,缘于正见,正思惟生起。
缘于正思惟,正语生起。
缘于正语,正业生起。
缘于正业,正命生起。
缘于正命,正精进生起。
缘于正精进,正念生起。
缘于正念,正定生起。
缘于正定,正智生起。
缘于正智,正解脱生起。」
(3)
我们不能够要求正智与正解脱为人权,因为它们是阿罗汉的特权:唯有阿罗汉才不会再生,唯有阿罗
汉已经解脱苦,唯有阿罗汉的前导者是圆满的正见。然而,当邪见是前导者时,我们拥有的是邪智,
甚至邪解脱:我们认为自己已经进入导向不死之门(对门),其实我们所做的是进入继续生死轮回的
门,甚至地狱之门(错门)。
(4)
因此,我们是否会投生及会投生到哪里是根据领导我们的(身、语、意)业的见。佛陀以阿罗汉的天
眼智了知这一点:
「我了知众生如何根据他们自己的业这样地投生:
『这些众生透过身语意行善、不毁谤圣者、秉持正见、依正见造业,在身体分解死亡后,投生到善趣
,甚至是天界。
然而,这些众生透过身语意行恶、毁谤圣者、秉持邪见、依邪见造业,在身体分解死亡后,投生到饿
鬼界……畜生界……甚至是地狱。」
(5)
见有邪见与正见:透过邪见,我们敲开导向恶趣之门;透过另一种见,我们则没有敲开导向恶趣之门
。敲开导向恶趣之门便是执持否定业报法则或业报法则某方面的见。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执持这样的邪
见并非少有,不觉得它在本质上是不符合正见、不符合法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佛陀在两千多年前
描述的方式来探讨一些普遍的现代邪见。
(6)
佛陀描述一种根本的邪见 ,这种邪见认为没有所谓的善业与恶业、没有业报、没有布施的果报、这一
世后没有来世(没有投生到其它界)、没有能知能见的诸佛与阿罗汉。这种邪见认为仅有的究竟法是
色法与空界:愚人与智者一样地被断除与消灭……死后他们不复存在。
(7)
这是唯物见,次为死亡时我们便灭尽。这种邪见是现代正统信仰与现代科学之母。根据这种邪见,导
向苦灭之门是现在已经过时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以及比它更强大、更多产的双生姐妹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孩子们包括工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专家政治、由商业与工业教父控制中选的团
体及教育机构:专家政治论者、经济学家与店主。因此,这种邪见已经被灌输进全世界的学生心里,
作为科学与经济这两项科目。基于这种邪见,制造业、买卖、设计与制造机器和工厂、公路与排水管
等已进入学术之门,作为「金融与管理」、「经济与销售」、「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土木
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等,俨然是现代人类企业的颠峰。
(8)
唯物见认为只有色法,因而否定善恶业及果报,但佛陀也说及另一种邪见,这种邪见认为自我是不能
被渗透与永恒,也就是说善恶只是观念而已,因而否定业报。这种古代邪见显现为欺骗人的深奥教条
,次为万物皆空,涅盘与生死轮回是一而不二,觉者已经超越了一体的两面等等。
(9)
这种邪见也是现代学术正统信仰之母,这种信仰说善业与恶业会依照文化、宗教、心理、经济、历史
、地理、政治等等不同条件而有所不同。这种邪见也已经被灌输进全世界的学生心里,作为所谓的社
会科学科目:心理学、社会学、历史等等。它们的导向苦灭之门便是唯物之门,这是为何它们对认为
自我与社会管理会带来快乐的见解给与科学的证明。这种邪见的宗教学认为戒律是不健康的(现代心
理学及心理治疗的邪见:这种邪见之父是奥地利人锡慕福楼先生,认为戒律是霸道的(社会学、人类
学、民族学等等的邪见:这种邪见诸父之一是德国人麦斯维伯先生,以及认为戒律导致贫穷,因为它
对国民生产总值不利(经济学的邪见,认为财富只是物质的财富:这种邪见之父是苏格兰人亚当史密
斯先生。因此,现代正统信仰认为应该发展及现代化戒律(抑制身、语、意这三种业门),就好像发
展工艺一样:其教条是释放真正、自由、无拘无束的自我。因此,现代的阿罗汉是自由、进步、民主
、对国家有生产能力、属于消费者的男人、女人与小孩;他们已经解脱了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分
别善恶、分别过度与适量、分别有耻与无耻、分别优劣等的观念、道德、教育与政治。
(10)
同样地,现代佛教徒把佛法僧从他们视为狭隘、历史的正统出家戒束缚(戒定慧的枷锁)释放了出来
,以及把三宝现代化,以便符合提倡平等与自由的现代教条: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人都是法,每个人
都是僧团的一份子。因此,如果有人敢出言反对现代教育的腐败、在试验室里虐待动物、屠杀胎儿(
没有生产力的社会成员)、在医院里杀死老病者(没有生产力的社会成员)、民选大人物或娱乐及体
育偶像的欺诈或邪淫等等,他便会被视为可恶,被排斥为无理的反革新者,因此导向媒体与国会之门
已为他关闭。因此,严守戒律及教导正法的比丘被毁谤为「执着传统」、「极端」、「性别歧视」及
「无聊」。
(11)
佛陀也说及结合这些邪见的邪见 ;这种邪见认为导向涅盘之门有五个,即透过眼、耳、鼻、舌、身这
五门享受欲乐。如果这种见不存在,便不会有唯物见,也不会有认为善恶是相对的邪见,因为如此一
来这些见便没有目的。它们的目的便是「有权力追求快乐」的现代教条、透过六门消费的教条、不满
足之见及人权的骄傲。这种见也导致社会民主的迷惑,既要透过法律获得绝对的社会公正,又同时要
享受特权、产业与快乐。
(12)
当我们像欲乐最发达的社会的做法一样地坚持这种邪见时,当然会在听到佛陀解释苦圣谛时感到生气
,这不是因为它与我们的体验有冲突,而是因为它与我们的见有冲突: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
错了。
(13)
认为可透过五门享乐获得涅盘的邪见也导致所有的现代佛教徒不能够想象为什么要正确地持守八戒,
也导致许多人不能够持守第五戒:酒被视为现代人类快乐不可或缺的条件。
(14)
佛陀也说及一种比较原始的邪见,这种邪见认为我们的出生是偶然的,死后我们则不复存在。这是我
们可以在现代科学里见到的断见:当理智的现代科学家感到迷惑时,他便说是「偶然」、「无定律、
不寻常的事件」等等。因此,现代科学把反常(混乱)包含在其世界定律里,这就是说他的科学定律
既不科学也没有定律。现代医学能够继续在现代世界保持其权威有赖于这种混乱定律之见。
(15)
佛陀也说及观念论这种邪见,这种邪见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一个究竟、隐藏、原始模型、理想、超凡
的实体的映像。这是一种常见,在欧洲哲学里显现为古西腊哲学家拜德格乐斯的天界数字规律、古西
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原始模型、现代瑞士心理学家卡尔钟原始模型哲学等等。
(16)
佛陀也说及认为自我与世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死后我们与永恒的世界合而为一的邪见。这也是一种
常见,以多种方式呈现,例如回归真如本性、世界灵魂、遍满宇宙的心、原来的心、神性、鬼神、精
灵、佛性、佛心等等。
(17)
佛陀也说及另一种邪见,这种邪见认为我们完全是命运的受害者、我们没有自主的能力、没有力量或
精进力、不能够向别人学习任何东西、一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是因为命运与本性而自然地发生,
包括我们投生到哪里及如何投生。虽然这种邪见并没有直接地否定业报,但结果是一样的,因为它否
定意愿、思惟与精进这种邪见呈现为认命自已无法成就戒定慧三学:「这是我的业:我不能够做什么
!我没有足够的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