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08

三十七菩提分手册 3

第四章:四种成就之基因

现在我想要简短地解释四种成就之基因(四神足)。
成就这一词的解释是:──「成就是指已经成功 。

在佛教里有五种成就,即:

一、 上等智成就是成功获得了应获得的上等智,例如:名色分别智;
二、 遍知成就是成功通解了应遍知之法,例如:苦谛;
三、 舍断成就是成功舍断了应舍断之法,例如:集谛;
四、 证悟成就是成功证悟了应证悟之法,例如:灭谛;
五、 培育成就是成功培育了应培育之法,例如:道谛。

这些是佛法里的五种重要「成就」(神)。

「上等智成就」是指完成了解在没有佛法时不能得知的究竟法的任务。透彻了解《阿毗达摩概要》的知识是属于上等智成就。

「遍知成就」是指透彻地了解苦谛(即:五取蕴)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以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共相)。

「舍断成就」是指完成了消灭烦恼的任务,即舍断了集谛(渴爱;苦之因)。由于本书的重点是在于证悟最低层次的圣道果──「邦心山须陀洹」,而非更高层次的圣道果,因此完全断除我见即是舍断成就。断除疑的任务包括在断除我见的任务之内。

「证悟成就」是指完成了证悟名色灭尽之灭谛的任务。此任务包括了压制及断除烦恼。

「培育成就」是指培育了戒定慧三学,直到证悟出世间道谛。

始于戒的七清净,连同它们的分支,也组成了许多种的「成就」,意即它们各自的效力。

「成就之基因」这一词的解释是: ──「成就之基因是获得成就的因素。」
成就之基因 有四种,即:

一、 欲成就之基因;
二、 精进成就之基因;
三、 心成就之基因;
四、 观成就之基因。

「欲」是指欲获得、欲证得、欲达到、欲实现、欲完成。在此,欲是指无穷尽之欲,于内外都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止它。它是激起「若在今生不能获得这成就,我是不会满意的,死也好过得不到它」这类想法之欲。

这是迦叶佛 时代,波罗奈国的法泉王 所怀有之欲。当时该国王对自己说:「若我没有机会听闻迦叶佛之法,作为波罗奈国之王又有何用?」因此,国王舍弃了王位,而去寻求能够向他重说迦叶佛之法的人,即使只是一首短偈也心满意足。

在实现愿望之后,其欲已获得满足,这就有如频毗娑罗王 、毘舍佉及给孤独长者的例子。只有在此欲可得而未得的微弱迹象还存在时,「求法未成,宁可死矣」之念才会生起。

德米亚王 、护象王 及一些过去佛时代的一些国王、贵族与富人也有这种欲,他们都舍弃了随从、皇宫及其它奢侈品,而出家修行。

精进是指正勤精进,以及它的四相(见第三章)。具备此精进之人认为可以通过精进和努力达到目的。即使告诉他们需要面对极大的困难,他们也绝不气馁。即使告 诉他们需要精进地修习许多天,或许多月,或许多年,他们也绝不气馁。即使事实上他们真的需要精进地修行这么长的时间,他们也绝不气馁。

精进力薄弱的人在面对需要极大精进力的任务时,就会裹足不前。当提及他们必须与朋友、同伴分离时,他们就退缩不前。当提及他们必须节食少睡时,他们就退缩不前。对于需要长期地专注,他们也退缩不前。

心是指当接触或听到佛法时对「成就」的投入。这是极强、极激烈的投入。

虽然活在美丽与豪华的世界里,拥有权势及好运,饱读圣典,他也不受迷惑,心中时常倾向于「成就」。只有在心投入于有关「成就」之事,他才会感到满足与平 静。这就好像炼金士投入于把杂质金属化成金银。除了炼金之外,练金士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或者忘了是否曾经用餐或睡觉。当出外散步时, 他也对周遭的一切视若无睹。心是如此极度的投入。

观是指能够清楚地觉察到地狱与轮回之极度痛苦的智慧。它是能够清楚地察觉到「成就」之利益的智慧。它是能够透入既深奥且难懂之法及其本质的智慧。除了寻找 「成就」之外,拥有此智之人对世俗的追求不再感到快乐。只有在获得深奥的「成就」时,他才感到快乐。愈是深奥之法,愈是想要获得。

具备四种成就之基因其中之一的人,于今生再不会以无能力为借口,而不精进地培育身至念及更高层次的佛法,例如:七清净。只有未曾拥有任何一种成就之基因,不懂得分辨生命与佛法之深浅之人,才会以无能力为由来为自己辩护,而不尝试努力。

对于具备四种成就之基因其中之一的人,他能够在今生,或来世生为天神时,根据自己的波罗蜜去获取这些成就,直到获得出世间成就。在具备二、三或四种成就之基因的情形,则更不必赘言。

对于连一种成就之基因也没有的人,他们应该致力于获取其中一种。若以没有能力为由来为自己辩护,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欲获得四念处等佛法上等利益之心。他们 应该视这个借口为通向恶趣的大道。因此,他们应该学习及思考能够激起热忱或欲的经藏。他们应该向能够激起热忱的导师请教及依靠他。这是为何佛陀说:── 「他培育欲成就之基因;他培育精进成就之基因;他培育心成就之基因;他培育观成就之基因。」

有些人不单只是未能获得成就,甚至连尝试去获取成就之基因也没有。他们没有欲,甚至连欲是必要的条件也不晓得。他们是自认无能与失败之人。对于精进、心及观的情形也是如此。

平稳地把心导向于身至念就是在建立(成就之)基因。阅读含有悚惧感 一种促使尽早修行的压迫感)的故事,修习头陀支及其它类似之法就是在建立起精进。修习四大等深奥之法就是在建立起观。

若已建立起四种成就之基因的其中之一,那么他已肯定能够根据自己的波罗蜜获得相等的成就 。由此,注释中提及,没有任何一种成就之基因的人就好像首陀罗之子,而拥有其中一种成就之基因的人就好像国王之子。首陀罗之子不曾想过要当国王,因为他没 有这种成就的根基。然而,国王之子一直以来都以成为国王为目标,因为他们具备了这种成就的根基。

由此,今日的智者应该尝试获取四种成就之基因,以便能够在这次的佛法教化期里断除我见,以及根据自己的波罗蜜获取更高果位的利益。

第五章:五根

「根」这一词的意思是:──「根是支配者的支配行动。」
「支配者的支配行动」是指每当支配者支配时,无人能够反抗他。
关于这点,人们对自心的控制力或支配力是重要因素。

根 一共有五种,即:

一、 信根;
二、 精进根;
三、 念根;
四、 定根;
五、 慧根。

信根

信根在某个程度上跟信同义,但是信有两种,即:

一、 平常信(普通的信);
二、 修习信(通过修禅培育或使之成熟的信)。

导致一般善男信女行布施、持戒及修习代替禅 (初步禅)的信称为平常信。在此,有如疯子的譬喻所显示(第二章),虽然这种信在某个程度上是属于有支配力的根,但是它的支配力却不足以控制一般人不稳定 之心,不能有效地修禅。它那不稳定的控制力只达到引致行布施、持戒及修习初步禅的程度。

没有了信,心就不会倾向于行善,因为一般上它只乐于恶业。对于修习戒清净或研读圣典也是如此。这是还未通过禅修培育的平常信产生平常善业的方式。

平常信没有足够控制心之能力来进行修习止观的任务,因此心会脱离平常信而转向他处。对于禅修的工作,平常信是不足够的。

通过修习出入息念等禅修得来的修习信是获取强大能力的根基。

对于三十七菩提分,修习信才是信根。对于禅修,它代表不稳定之专注力的消失,以及清晰且平稳之心的出现。心的专注力只能够稳定地系于清晰而不模糊的目标。 出入息念等身至念的修行是通过修禅培育及使之成熟的修习信之根基。若心能够紧系于出入息等身至念,这已算是获得了修习信。若继续修止观,甚至可能在今生获 得断除三个层次的我见之能力。修习止观必须正确,而这又需要依靠精通佛法的导师。

精进根

精进根在某个程度上跟精进是同义的。但是精进有两种,即:

一、 平常精进;
二、 修习精进(通过禅修培育的精进)。

另一种分法是:

一、 身精进;
二、 心所精进。

平常精进是容易辨认的。对于世俗事有许多平常精进之人容易获得修习精进。比丘严守头陀支即是身体上的修习精进(身修精进)的例子。

若在建立起身修精进之后(例如:少睡、保持醒觉与活力)还是没有心所精进(例如:热衷于禅修作意:),也就是不能稳定地专注于业处(即出入息念等禅修方法),这就会导致禅修的时间受到过度延长也未能获得清晰之心与想(五蕴之一的想)。

无论是什么工作,只有在实行之后能够很快地掌握它才算是正确与恰当地进行工作。若工作反过来控制了人,即是未能正确地实行。「工作控制人」是指没有真正的 精进力去修行,结果没有具体的成绩出现,以及在长期拖延之下对禅修与身体姿势感到枯燥无味,而导致昏沉。昏沉的出现令到修行的进展缓慢下来,而这更进一步 地恶化了昏沉。此时就会有认为转换修行法门会更好的念头,因此造成了不停地更换修行法门。如此工作即控制了缺少精进力之人。

对于禅修,唯有身精进及心所精进两者皆具备之人才能迅速地获得成就。自从建立起身至念的那一刻开始,每日所培育的皆是修习精进,而这即是三十七菩提分里的 精进根。它代表修禅时的昏沉与怠惰已消失,以及出现了热忱与精进。心对于禅修目标的专注力很强,以及乐于安住在此目标上。从那时候起,建立修习精进的任务 及逐步的进展与信根的情形类似。

三十七菩提分里的念根是指建立起身至念及培育称为念处之修习念,直到达到属于出世间道支的出世间正念。

同样的方法适用于定根及慧根的定义与分析。

当运用定根于修习念处时,它去除了散乱心。慧根则去除混乱与模糊。
在定根与慧根之前的信根、精进根及念根就有如拥护国王登基之人。它们使到前两者登上至高的境界。

在建立起身至念及获得控制自心的能力之后,若选修止行道,定根即成为八定(禅那),而慧根则成为神变通等五神通 。若选择观行道,定根即成为空定、无相定或无愿定,而慧根则成为属于慧的五个清净 、观照三相之随观智 、十观智 、四道智、四果智及十九省察智 。

这显示五根如何一同产生。

显著之根

现在讲解五根每一者于何处最显著。

圣典中提到:──「应向何处找信根?应在四须陀洹支 里寻找它。」

这是指信根在四须陀洹支里最为显著。这四支是:

一、 对于佛陀的阿罗汉(应供)、正等正觉等功德(圣洁特质)拥有不动摇的信心。
二、 对于法的善说等功德拥有不动摇的信心。
三、 对于僧的善行等功德拥有不动摇的信心。
四、 圆满地具备了出世间定的近因,即:戒清净 。

在这一类的经文 是指「不动摇的信心」。这是修习佛随念(忆念佛陀的功德)者达到近行定时的信。在此,近行定是指忆念佛陀的功德时所获得的稳定且不动摇的专注力。当稳定且 不动摇的专注力产生时,信根是最为显著的。关于对佛陀的功德之信心这方面,他已获得控制自心的能力。对法及僧的功德也是如此。

(第四个须陀洹支)「出世间定之近因」是指能令人在今生获得出世间定的活命八戒。当此戒清净圆满时,它完全不掺杂着渴爱、我慢及邪见诸烦恼;在这种情形 里,我们应该知道信在此戒中是最为显著的。不能善于持守此戒即是「破戒」。虽然在技术上此戒可能未破,但是若在一般世俗的情况之下持守它,这可说是「不 纯」的。根据「只有从河流中走上岸来时,才能衡量它的价值有多少」这一句格言,当那些自称为是佛弟子的在家众及比丘众以这四须陀洹支印证时,他们才能知道 潜伏在自己心中的激流与散乱是否已消失,即是说他们是否已获得控制自心的能力。

圣典中提到:──「应向何处找精进根?应在四正勤之中寻找它。」

只有在那些自称是佛弟子的在家众及比丘众以四正勤的四相来印证时,他们才能知道在精进这方面,他们心中的不稳定与激流是否已经消失,以及他们是否已获得控制自心的能力。

「且让我剩下皮,且让我剩下腱,且让我剩下骨头,且让我体肉的血干肉枯,在今生我将不会休息,直到消灭了自己的我见、恶行及恶趣轮回。」这是专一的决意与 正勤之精进。这跟护眼尊者 所付出的精进力同等级。在这种决意与精进产生时,当知心中最显著的是精进根。在精进这方面,他心中的不稳定与激流已经消失;他是一个在佛法里有控制自心能 力之人。

圣典中提到:──「应向何处找念根?应在四念处之中寻找它。」

只有在那些自称是佛弟子的在家众及比丘众以四念处来印证时,他们才能知道在正念这方面,他们心中的不稳定与激流是否已经消失,以及他们是否已获得控制自心 的能力。若无论在多久的时间里,他们都能够随心所欲地保持专注力紧系于出入息等身的任何一者,他们已成就了身至念。此时,他们应该觉察到是念根在支配。他 们心中的不稳定与激流已经消失;他们是在佛法里有控制自心能力之人。

圣典中提到:──「应向何处找定根?应在四禅之中寻找它。」

若修习出入息念等止禅直到最少获得近行定,而因此去除了自从过去无始轮回以来一直不断地扰乱心的欲欲、瞋恨等五盖,心对止禅目标的专注力即会变得特别稳定 与轻安。必须认清这是由于定的显著支配力的作用而产生。对于定这方面,此人心中的不稳定与困扰已经消失;他是个已获得控制自心能力之人。

圣典中提到:──「应向何处找慧根?应在四圣谛之中寻找它。」

对于已遇到佛法之人,四圣谛的智能具有至上的价值。只有在证得此智时,他们才能断除我见、恶行与恶趣轮回。由此,为了获得四圣谛的智慧,他们应该致力于最 少获得观照地、水、火、风、空、识六界 (dhatu)的智慧,或观照它们迅速与不稳定的本质的智慧,或观照它们如何不能停留超过一眨眼的时间的智慧,或观照它们不断坏灭的智能。他们应该透过学 习、记忆、背诵、思考、听闻、讨论、发问、修习观禅与观照等各种方法来获取这些观智。若获得了清晰观照六界的智慧,他们没有必要特别修习其它法 。若能够清楚地观照无常的本质,随之自然而来地也会观到无我 。

只有在证悟阿罗汉果时才能完全觉知苦的本质。

因此,在长期精进修行之后,成功获得了观照身内及身外的六界之本质 ,以及它们的无常相时,即已达到了使专注力紧系于它们。必须认清这是由于显著的慧根的支配力产生的。自从无始轮回以来已存在的「心之不可靠性」则渐渐消失。


在此,「心之不可靠性」是指视无常的事物为常;视苦为乐;视不净为美好;视无我为我;视无个体为有个体;视无众生为有众生;视无帝释天王及梵天神为有帝释 天王及梵天神;视无女人、男人、公牛、水牛、大象及马为有女人、男人、公牛、水牛、大象及马。从不可靠性中解脱是指在佛法里获得控制自心的能力之后得以如 实知见诸法。

若已清晰地觉察苦谛,即会接着自然清晰地觉察到其它三谛。凡夫对四圣谛的认识只是属于「随觉」,而须陀洹等圣者对它们的认识则是属于「通达」。随觉就好像 在黑夜里看到光,但是却没有看到发出此光之火。虽然不能直接看到火,但是看到了光之人就毫无疑问地知道有火的存在。直接地看到火就好像「通达」。

圣典中提到:──「他培育信根;他培育精进根;他培育念根;他培育定根;他培育慧根。」这即是说:应培育五根,以便易于实行修习止观的大任务。

一个没有培育五根之人就好像一个没有统治者或国王的国家。它就像是住着野人部落,而无政府管理的森林与山脉。在没有统治者的国家里是没有法律的。那里的人 民不受控制。他们就跟动物一样,弱肉强食。同样地,没有培育五根之人的心是散乱与随着烦恼骚动的。就有如受到恶魔附体之人不能忍受听到念诵「世尊的确 是……」或「因缘……」的声音,当没有培育五根之人听到有关知足之缘或有关培育心之修习法时,他们很快地产生反感且批评。对于他们来说,欲致力于修习止观 之心是不曾有的。

反之,一个培育了五根之人就好像有个公正的国王在治理的国家。它就好像有政府管治的中国 里的市镇及村子。这种人不会受到不同人的异端邪说干扰。他肯定佛法是唯一的道路。当听到有关知足之缘,或有关培育心之修习法时,他的心变得清晰且平静。他 肯定具备欲致力于修习止观之心。

如此,在世间这两种欲之生起并非众生的责任,而是有赖于生在何处或是五根之培育。若五根未受到培育,生起的是一种欲;若五根已受到培育,先前之欲即消失, 而另一种新欲则无可避免地生起。五根之培育提升至更高的层次时,这种新欲就更强。当所有五根已完全建立起来时,欲证悟道果之心就会即刻生起。因此众生必须 培育五根,以便把自己从平常的层次(平常信等)提升至修习的层次(修习信等)。

第六章:五力

五力称为心力是因为「它们克服了对立的心所 」,或者根据注释的解释:「它们强而有力是由于不受对立的因素动摇 。」

五力的名称跟五根类似,即:
一、 信;
二、 精进;
三、 念;
四、 定;
五、 慧。

它们就好像正忙着消灭我见敌国的五个将军或元帅。它们是比丘众与在家众可依靠的五种力量。

跟五根的情形一样,信力也有两种,即:

一、 平常信力;
二、 修习信力。

平常信力还未受到禅修培育,而且根据情形可能会掺杂着渴爱,因此只能造成布施、持戒等平常善业。它有限的力量并不足于克服渴爱,反之,渴爱控制了平常信。
巴利圣典很清楚地提到「四种圣者之传统修习」,即:

一、 对饮食易知足;
二、 对衣服易知足;
三、 对住所易知足;
四、 乐于禅修。

它们组成了信界 。在当今的世间上,此信已被埋没。今日的人们乐于享受物质(资具利养);他们乐于享受世俗的阶位、崇敬及荣誉(世间利养);他们乐于享受拥有世俗的财富、 权力及统治权的善趣轮回(轮转利养);因此渴爱之大国就好像大海洋围着小岛一样明显地建立起来。这显示了这世间的平常信之弱点。

我们寻求的是成功地修习身至念所孕育出来的修习信,直到心的散乱与不稳定消失,以去除乐于享受上述三种利养的渴爱。这即是能够救助在三种渴爱 之洋里沉沦的比丘众与在家众的修习信,它也使到他们得以达到包含四种圣者之传统修习的信界之岛屿。关于三十七菩提分,应获取的即是这种修习信。

在两种精进之中,「平常精进」未受到禅修培育,以及根据情况可能会含有懈怠,因此只能造成布施、持戒、研读圣典等平常善业。平常精进不能去除懈怠,反之,是懈怠控制了平常精进。

当众生遇到佛法时,他们获知从过去无始轮回以来,他们曾经是我见与恶行的亲属,曾经是恶趣里的居民。巴利圣典清楚地指出四种圣者之传统修习是去除懈怠的方法,以及应该修习其中的第四项,即乐于禅修,直到获得解除与精进对立的懈怠。

(对于比丘的情形 )我们可以如此形容去除懈怠的方法:当他在戒堂里受戒成为比丘时,他已具备了比丘戒,而他也依照此戒 :以森林里的树木与草丛为住所,只食用托钵得来的食物,避免结伴(即:坚守独处),持守头陀支,以及谨慎地修习身至念。
这些都是可以去除由懈怠产生恶业的精进行。它们是属于精进界之行。

在当今的世间,此精进界隐而不显,且未为人所知。今日,有些比丘虽然明知自己还有我见与恶行,以及还会投生到恶趣,但是他们依然住在施主建在市镇与村子的 住所,还是乐于接受许多供养与好处,也离不开伙伴去独自生活等,这些都是属于懈怠界之行,而这懈怠界就有如大海淹没了岛屿一般的明显。这显示了「平常精 进」的弱点。

只有「修习精进」──例如:少睡;时常保持醒觉与活力;无畏、勇敢地坚持独居;稳定地修禅──才能去除懈怠。关于三十七菩提分,应该获取的即是这种「修习精进」。
关于念力、定力与慧力的详细含义可从上述的解释获知。在此我只给予简明的解释。
跟念对立的因素是妄念或失念,即不能投入于修习止观,没有办法专注与控制自心,而使到心飘荡在禅修目标以外的目标。人们自出生以来所拥有的浅薄「平常念」并不能去除失念,只有「修习念」才能办到。

跟定对立的因素是散乱心(即:心四处飘荡与无谓地幻想),即没有办法专注、控制心与保持专注力紧系于单一个目标。它是对禅修以外的目标生起念头。它是在禅修时不宁静且烦躁之心境。「平常定」并不能去除散乱之恶境,唯有「修习定」才能去除它。

跟慧对立的因素是愚痴,即心无明、不清晰、迷蒙。它是黑暗掩盖了心。此愚痴不能以平常慧去除,亦不能以包含了三藏的知识去除。唯有通过身至念所培育的「修习慧才能渐次地去除它。

这说明了与五力对立的五种恶法。这五种相对性恶法是:一、渴爱;二、懈怠,或没有吃苦的能力,或缺少了无畏于行道(即:修行或实践);三、失念;四、散 乱;五、愚痴。可以对治与去除它们的五种法即是五力。若五力中的任何一个软弱无力,不能去除跟它对立的恶法,那么无论是修习止禅或观禅,所引导者都不能获 得很好的成就。

由此,今日有些人能够超越渴爱是由于信力的缘故。他们去除了对物质和世俗的崇敬与荣誉之执着。但是由于缺少其它四力,他们不能超越对生活环境之满足。
有些人能够超越渴爱与懈怠,因为他们的信力与精进力强。他们保持知足的生活,以及(若是比丘)坚持住在丛林与持守头陀支(这些都是显示他们的精进力的例证)。但是由于其它三力弱,他们不能成就身至念或止观。

有些人则首三力强,因此能够修习出入息念或骸骨想等身至念而获得了定。但是由于缺少其它二力,他们不能完成修习止观的任务。

有些人能够证得禅那,因为他们的首四力强,但是由于慧力弱,他们不能完成修习观禅的任务。

有些人则慧力强,精通三藏,也通晓有关究竟法的教理,但是由于缺少其它四力之助,他们依然未能超越渴爱、懈怠、失念与散乱。他们生死于这些恶法的范围之内。如此,每当人们缺少了五力中的任何一者,他们即不能超越跟它对立的恶法。

在五力之中,精进力与慧力也属于成就之基因(见第四章)。由此,若这二力强且能够互相配合,是不可能由于其它三力弱而未能完成修习止观的任务。

不了解四种成就之基因、五根与五力之作用的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欲(热忱)弱,也不知道什么是攻击他们的相对性恶法。他们不晓得应该培育什么心之素质,由此,想要培育这些素质的心根本不曾生起。因此,今日四种圣者之传统修习已在消失的边缘。
举例说明:有一种称为牛王的公牛。这是一只比一千只普通公牛更有价值的牛。若能认出牠的特征及恰当地饲养牠,牠的四肢与特点就会受到培育,牠的体力将会增长。之后,牠甚至有能力看护一百个牛栏不受狮子或豹的侵犯。

若这头公牛的主人对这一切都无所知,而因此没有适当地饲养牠,反之把牠当做一般公牛来看待,让牠和其它公牛一起耕田,那么牠的特点与四肢即未能受到培育,牠的体力则深藏不露。牠将跟其它一般的公牛一样地生死。

然而,懂得这一切的主人将会把牠跟其它牛隔开,养在一个特建的牛栏里。他将以清洁的沙铺地,在屋顶装上天花板,保持牛栏干净。他以适合人吃的稻米与食物饲养牠,以及为牠冲洗。如此,牠的特点与四肢受到了培育,牠的体力将会有很大的增长。

在当今的佛法教化期里,所引导者就好像那牛王的主人。所引导者的五力就好像那只牛王。论藏(《分别论》)的「念处分别」(、「正勤分别」、「成就之基因分 别」、「根分别」、「觉支分别」与「道支分别」,以及经藏的《大念处经》)、《念处相应》、《成就之基因相应》、《根相应》、《力相应》与《觉支相应》就 好像说明书,解释有关牛王的特征、饲养与照顾的方法,以及若适当地饲养将会获得的力量。

那些由于无明而没有致力于修禅培育五力,而只满足于佛法中的布施、持戒与研读圣典等下等成就的所引导者,就好像牛王的无知主人,并没有适当地饲养牠。

在这世上有许多种世俗的任务。有些任务能以财富的力量完成,有些任务则能以知识的力量完成。即使耕种也需要好几种力量才能完成它。有些时候需要先储藏财富的力量,有些时候则是知识的力量。学前教育与学习组成了储藏知识力量。

同样地,在佛法里需要五力来修习止观与证悟道果及涅盘。只有在先收集了五力之后才能实行上述的任务。那些连五力之一也没有的人不能激发起欲实行这些重大任 务之心。他们不曾想过可在今生完成这些重大的任务。他们失念且无决心地活着。若向他们指出这些任务是可在今生完成,他们是不愿意听的。由于极度缺乏精进 力,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不利的念头已在他们心中产生。他们责怪波罗蜜,或二因者,或不适当的时期 。

然而,若这些人修习其中一种念处,例如出入息念,而因此建立了信、精进与念三力,这种不利的念头肯定会消失。新的善念势必生起。这是由于他们已经培育了自己的力量。

这是力量如何受到培育。虽然这种人还未获得观照名色法的智慧,但是他们薄弱的信已通过控制对资具利养与世间利养的执着而得到增长;薄弱的精进也通过控制懈 怠得到增长;薄弱的念通过控制失念得到增长;定与慧也通过控制散乱心与愚痴在收集力量。当这些力量增长时,禅修者之心必定会有所改变。

一个患上重病的人不会再对世俗事与活动有兴趣。但是,若在服用正确的药物与接受适当的治疗后逐渐痊愈,因而走出无兴趣的低谷,他必定会再对正常的活动有兴 趣。在此,渴爱、懈怠等五种相对性恶法就好像重病。止观禅修就好像世上的事情与活动。出入息念等念处的修行就好像正确的药物与治疗。其它的譬喻是容易懂 的。

因此佛陀说:──「他培育信力;他培育精进力;他培育念力;他培育定力;他培育慧力。」

在这世上,建筑工人的力量有赖于精良的工具,例如:锥、凿子、斧头、刀、锯子等。只有在具备了这些工具之下,他们才能进行建筑工作。同样地,在佛法中,作 为证悟道果智之止观禅工具,是通过出入息念等念处修行之一培育起来的修习信、修习精进、修习念、修习定及修习慧。这五力是禅修者的力量。因此,必须培育这 五力,以便在这次佛法教化期里成功地修习止观。这是上述圣典所提到的「他培育」一词的含义。

第七章:七觉支

──「正觉完全觉悟四圣谛;觉支即是正觉的条件。」在此,正觉是指出世间道智。此道智的成份称为觉支。

小鸟最先由母亲生出来时是在蛋里。啄破了蛋之后,牠们第二次出生。最后羽翼长成时,牠们即可脱离鸟巢自由飞翔。禅修者的情形也是如此。首先,他们通过成功 地修习身至念或止禅而得以脱离自无始轮回以来即伴随着他们的散乱心。第二,当他们获得观照名色法、五蕴等的智慧时,他们得以脱离粗层次的无明。最终,当七 觉支提升且成熟时,他们证得了称为正觉的出世间道智,脱离了凡夫的境界,而证入圣者的境界──出世间界或涅盘。

觉支一共有七个,即:

一、 念觉支;
二、 择法觉支;
三、 精进觉支;
四、 喜觉支;
五、 轻安觉支;
六、 定觉支;
七、 舍觉支。

念心所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包括念处、念根、念力、正念道支都是念觉支。

慧心所也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包括观成就之基因、慧根、慧力、正见道支,这些都是择法觉支。或者,属于慧的五个清净、三种随观智及十观智是择法觉支。以观智的作用重复地观照五蕴之过程即称为择法觉支。

精进心所也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包括正勤、精进成就之基因、精进根、精进力及正精进道支,这些都是精进觉支。

修习身至念等念处直到能够如实知见(诸法)时所产生的喜是喜觉支。

当心中的散乱、回忆与杂念平息,而令到身与心变得平静与轻安的过程即是轻安觉支。这是身轻安 与心轻安心所。

属于定的定根、定力与正定道支是定觉支。或者,止禅的遍作定(预作定)、近行定、安止定或八定,以及心清净与属于慧的清净之空定等是定觉支。观智、道智与果智的定称为空定、无相定或无愿定。

当还不能有系统地修习禅修业处时,在身心上皆需付出极大的努力。然而,当它已系统化时,禅修者则获得了精进的自由(即不必很辛苦地刻意努力)。这种自由称为中舍性心所,而这就是舍觉支。

当禅修者平均地具备了这七个正觉之相时,他得以在佛法中享受到沙门之乐与喜──一种没有任何世俗之乐可匹比的乐与喜。因此,在《法句经》偈373-374中提到:

「退隐独居且心平静的比丘,由于清晰地透视正法而体验了超越凡夫之乐的喜悦。
每当观照五蕴的生灭时,他获得喜乐。对于智者来说,该知见即是不死。」
有些经典与故事叙述,有些(病人)只凭听人念诵七觉支 而治好了(他们的)疾病或重病。但是只有听者完全明白七觉支的涵义,以及心中生起强大且清晰的信心的情况之下才会治好疾病。

当平均地获得七觉支时,禅修者肯定不会缺少身至念,不会缺少无常想与无我想,不会缺少身及心之精进,原因是他的心已具备了念、择法、精进三觉支。由于知道 现在可以见到自无始轮回以来都不曾梦想的涅盘之光,他获得了喜。由于心中的这种喜及乐,他对禅修业处的专注力(定)变得平静且稳定(轻安),而舍也因此生 起,即不必忧虑或刻意寻求念、无常想与无我想(择法)及精进。

以上是根据七觉支能够一致行动且良好地执行各自的作用之境界所作出的说明。但是即使在普通修行的境界,自从建立起身至念之后的念等素质也算是觉支。

佛陀在《觉支相应》里说应该培育七觉支: ──「他依止舍离、依止离欲、依止灭尽与至舍来培育念觉支……他依止舍离、依止离欲、依止灭尽与至舍来培育舍觉支。」
这是指普通培育身至念的过程:根据「他培育……」等词,那即是正在培育七觉支。「依止舍离…… 」等词是指更特出及高层次地培育七觉支。

上述巴利经文的意思是:「人们应该修习念觉支等。而这些都是依止于舍弃一切活动(即:舍离)、忧虑、贪欲、生死轮回之苦及四种执取 。」

第八章:八道支

八道支是:
一、 正见;
二、 正思惟;
三、 正语;
四、 正业;
五、 正命;
六、 正精进;
七、 正念;
八、 正定。

正见与正思惟属于慧蕴(即:慧组);正语、正业与正命属于戒蕴;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则属于定蕴。

这八道支都出现在出世间智见清净里。在这之前的清净,正语、正业与正命只出现在戒清净里,而不出现于心清净及其它清净里。由此,关于三十七菩提分,戒清净的本质是依据下文(摘自「道支分别」:)所述的「依止舍离」等。

「他依止舍离、离欲、灭尽与至舍来培育正语。他依止舍离……来培育正业……正命。」

这并不是指朝向于善趣「有得」(获得生命)与「轮转依止」之戒。这种明知且有意放弃在今生证悟圣道果之人的戒清净,并不是真正的「初梵行戒」,因此并非真 正的菩提分。然而,若所付出的精进是为了在下一世证悟涅盘,那么它即是波罗蜜戒(,而这亦是「不轮转依止戒」(朝向断除生死轮回之戒)的一部份。

正语、正业与正命三道支纯粹属于戒蕴,由此组成了真正的戒波罗蜜。它们也称为三个离心所,即:离语恶行、离身恶行、离邪命)。

正思惟(正志)是寻心所。由于它是慧的先驱,它被归列于八道支的慧蕴里。它有三个层面,即:出离、无瞋恨、无伤害(无伤人之心)三种思惟。就好像一个被关 在监狱,或被敌军捉住,或被森林之火围困的人,或是一只被网、水池或鱼笼所困的鱼,或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将会不食不眠地投入于只是想着如何逃脱牢笼, 同样地,那些付出正勤精进的人,也在尝试逃脱无量过去已生恶业与未来的未生恶业之牢笼。这种人的念头即是出离思惟道支。这是一种寻求解脱轮回之苦的思惟。

慈心禅那的思惟是无瞋恨思惟。悲心禅那的思惟则是无伤害思惟。其它禅那的思惟是出离思惟。

正见、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四个道支已在七觉支一章里讨论过了。

以断除潜伏性邪见为目标而持守的活命八戒是属于世间戒蕴道支。它亦是戒清净。
活命八戒有两种,即属于在家众的与比丘众的。戒除三身恶行与四语恶行组成了在家戒。八戒与十戒是对此戒更进一步的提升。

至于比丘众,此戒是由含盖了身语业的两百廿七条比丘戒组成。律藏里列下的其它戒条是对它更进一步的提升。

犹如树生长于地,始于心清净的后面六个清净也以列在第一的戒清净为生长之地。戒清净并没有和中间的五个世间清净掺杂,而只是以所获得的清净来支助它们。在 第七个清净,即出世间的智见清净,与之配合运作的戒清净即是(出世间)八道支里的戒蕴三道支。其原因是戒清净的目标异于中间五个清净的目标,然而它能与出 世间清净取同一个目标,而与后者俱生地运作。

关于八道支之定蕴则有两种修行管道。第一种是纯观行者之道。他在成就了戒清净与培育了身至念之后,并没有修习止行道,而纯粹修观,例如:见清净等。第二种是止观行者之道。他在证得初禅等之后,才修习观禅之见清净等。

在这两者之中,纯观行道之定蕴三道支以空定、无相定与无愿定来成就止与心清净之作用;而止观行道之定蕴三道支以遍作定、近行定与安止定来成就止与心清净之作用,之后,在修习观禅的阶段,则以空定等来实行以上的两种作用。

然而,在之前修习戒清净与身至念的时期,定蕴三道支则执行剎那定的作用。

慧蕴二道支在成就戒清净与身至念之后,通过纯观行道和止观行道来执行慧之作用。这些解释适用于世间及出世间道支。

须陀洹(入流)

现在应该解释须陀洹道之出世间道支。我们应该记得此书(所解释的)目的是证悟最低的圣果,即:邦心山干观须陀洹。当今有无数这一类众生,例如住在天界的毘 舍佉、给孤独长者、帝释天王、四大天王等都还继续在轮回中享受快乐。他们最多只会再在欲界(包括欲界天)里投生七次,投生在第四禅天中的广果天与五个净居 天的每一层天各一次,而投生在初禅、第二禅与第三禅天的次数则不定。

为何称他们为「入流」?源自喜玛拉雅山的五大河与五百小河并不会逆流而上,只会不断地往下流去,直到大海洋里。由此,它们被称为「流」。同样地,圣者不会 再返回凡夫的境界,而只会不断地前进,直到证入无余涅盘(不再存有五蕴)。于凡夫,虽然他们可能会投生到最高的天界,但是他们还是有可能再投生到最低的阿 鼻地狱。然而,对于圣者,无论投生到何处,他们绝不会再掉入恶趣,而只会不断地投生到更高的生命界。虽然凡夫可能成为色界或无色界的三因梵天神,他们还是 有可能投生到恶趣,而成为无因之生物,例如狗或猪。

无论哪一次投生的去处或阶级,圣者皆不会倒退,而只会从这一处至更高处,或从这一级至更高级,直到许多生、许多劫之后,在他们达到最高界与级时,完全舍弃了五蕴而证入无余涅盘。通行这直升之道的过程称为「法流」,包括正见流、正思惟流乃至正定流。

正见流是指建立起清晰觉察四圣谛之光的正见。它是以正见代替潜伏性我见而建立起来的。

这就好像黑夜过去后太阳升起时,曙光驱除了黑暗。同样地,正见之光在许多生、许多劫里得到永存,直到证入无余涅盘为止。此光生生世世变得越亮与越稳定。
这就好像一个天生患上白内障的盲人,在接受治疗后,医好了白内障而得复明。从白内障消失的那一刻起,他一辈子都可以看到大地、高山、天空、日月星辰等风景。同样地,须陀洹圣者已得见生命之三相与四圣谛,而永远不会失去。这是如何建立起正见道支。

圣典 中记载:──「对于具备正见者,正思惟获得增长。」

根据这一点,若已建立了正见,即也建立了包含欲脱离世间之苦(出离)与保护他人不受苦难的志愿及计划,而会生生世世持续不断地努力,直到证得最终的目标。这是如何建立起正思惟。

──「对于具备正思惟者,正语获得增长。」

若已建立了欲脱离世间之苦与欲见他人快乐无难的正思惟,无四语恶行之正语也会逐渐地建立起来。这是如──「对于具备正语者,正业获得增长。」

若已建立了正语,无三身恶行之正业也会逐渐地建立起来。这是如何建立起正业。
──「对于具备正业者,正命获得增长。」

当见、思惟、语及业变得清净,生命亦将变得清净,而不会重返低俗的生命。这是如何建立起正命。

──「对于具备正命者,正精进获得增长。」
当见、思惟、语、业及生命变得清净,即建立了绝不事恶行或邪命之精进。这是如何建立起正精进。
──「对于具备正精进者,正念获得增长。」

同样地,以对戒定慧之精进为因的正念亦在每一世变得更稳固。这是如何建立起正念。
──「对于具备正念者,正定获得增长。」

同样地,以对戒定慧之正念为因的正定也永恒地建立起来,因此具备了极大控制心之能力。这是如何建立起正定。

如此,这些称为法流的八道支,从证得入流开始,在世世劫劫里逐渐地建立起来,直到最终证得无余涅盘为止。

虽然自建立起身至念即已拥有这种提升,但是只要还未达到稳定的层次,他就还不是圣者。入流道(须陀洹道)才是圣流的起点。一旦众生证得入流道,他们已进入了圣者之界。所以说:──「他们称为入流,因为他们已经第一次进入了圣者之流。」
一旦众生达到了圣者之界,即已超越了凡夫之界。他们已不再是世间的众生,而是出世间的众生。他们已不再有轮回之苦,而成为了涅盘的众生。尽其未来许多世, 他们绝不会自初果之界堕落下来,不会重返潜伏性层次的我见,或凡夫之界。他们稳固地建立了初段之有余涅盘,而在余下的生生世世皆可随心所欲地享受人、天 神、梵天神的快乐。

这八道支只在这些圣者证悟道或果(即:出世间心)的那一刻一同生起。然而,于世间善业,戒蕴三道支只出现于戒善业。反之,定蕴三道支与慧蕴二道支则在许多种善业里出现。

虽然戒蕴三道支只跟戒善业有关,但是它们于圣者是尽其余生「绝不违犯」地稳固建立起来了。

于此结束对八道支的解释 。

第九章:如何修习三十七菩提分


遇到佛法的众生必须先建立起戒清净,然后致力于培育三十七菩提分,以便得入圣者之流。

现在应该简短地讲解如何修习三十七菩提分。

修习七清净即是修习三十七菩提分。

更精确地说,心清净只与修习止观行道者有关 。

道非道智见清净只与高度我慢者(增上慢者)有关,虽然他们还未证悟圣道与圣果,但是却自以为已经证悟了。

戒清净、度疑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及出世间之智见清净与许多不同的人有关。
戒清净已在八道支一章里的戒蕴篇讨论过了,它包含了持守活命八戒。

心清净可通过修习身至念来成就。为了这目的,有些人修习出入息念。一般而言,若某人能够在任何姿势之下随心所欲地专注于出入息,他即已建立起了身至念。有 些人则根据《念处经》以四威仪(即身体的行、立、坐、卧四种姿势)来修习身至念:

「当走路时,我知道『我在走路』等。」有些则修习对身体行动的正念与明觉 (见《念处经》)。也有些人以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来修习身至念。首五个是头发、身毛、指甲、牙齿与皮肤,它们称为「皮第五」。若能够在任何姿势之下皆可随 心所欲地、稳定地专注于这些部份,那么即已建立起身至念。开始能够分析有关名色身的过程,且专注力稳定时,即已成就了身至念。这简明地讲解了修习身至念的 方法。

若能够分析(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即已成就了见清净。

若能够观察到六界生起的因,即已成就了度疑清净。必须清楚地观察到地、水、火、风与空生起的因是业、心、时节(火界)与食素(营养),以及眼识等六识生起的因是六尘。

行道智见清净是指清楚地观察到六界的无常、苦与无我三相。

出世间智见清净包括了须陀洹道等四个道智。

第十章:佛法之遗产

前几章所讨论的三十七菩提分即是佛陀留下来的遗产。

现在应该检验什么组成佛法之遗产。

遗产是指父母亲遗留给身为合法继承者的孩子们的财物。这也适用于佛法之遗产,而它也就是佛陀所留下来的遗产。

此遗产有两种,即:物质及法。

物质遗产包括了比丘的四资具,即:食物、袈裟、住所与药物。法遗产则是戒定慧三学、七清净与三十七菩提分。

法遗产有两种,即:世间与出世间。世间法遗产包括了世间层次的三学、六个世间清净,以及与这些世间清净有关的三十七菩提分。出世间法遗产包括了出世间层次的三学、属于出世间的第七个清净,以及出世间的三十七菩提分。

世间法遗产可分为:

一、 轮转 依止;
二、 不轮转依止。

或者可分为:

一、 定法遗产;
二、 不定法遗产。

若修习三学是为了获得国师、资政等世间的地位,或是为了获得荣誉(头衔、文凭)、权力、随从与财富,或是为了获得投生为高尚的人或天神,这即是轮转依止遗产。

轮转有三种,即:烦恼轮转、业轮转与果报轮转。不轮转是指涅盘,即终止上述三种轮转。若修戒定慧是为了终止这些轮转,它即是不轮转依止法遗产。

根据定与不定之分法,凡夫的潜伏性我见就有如一片大火海。凡夫们偶而修习的戒定慧就好像掉入火海中的雨滴。对于戒定慧,他们所说的「我成就了戒;我拥有 戒;我修定;我知见;我有智慧与聪明;我观照到名色法」就好像掉入我见之火海中。火海之热令到雨滴蒸发消失,我见亦吞噬了凡夫的戒定慧与令它们消失,因为 它们还是不定的。虽然凡夫可能拥有戒定慧,但这只是暂时性而已。

对于须陀洹,他们的世间活命八戒、随念佛法僧三宝之定,以及观照四圣谛之世间慧皆属于定的层次。它们就有如掉入阿那瓦达达大湖中的雨滴,经过许多世后也不会消失。这显示了世间法遗产的本质。

出世间层次的戒定慧、出世间的第七个清净,以及连同八个出世间心生起的三十七菩提分皆是属于不轮转依止与稳定。再者,已证悟出世间之境的圣者之世间戒等亦属于定的层次。他们不可能会再成为无道德、无定、无智慧或愚痴的人。

无信与无欲之人甚至未曾想过他们可以在今生获得上等清净之遗产。由于缺少精进,他们不愿意致力于需要独处的修行。他们无法接受,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如此 精进。由于薄弱的欲,他们的心不能投入这种修行。每当听到不同的理论与教法时,他们就改变心意。由于缺乏智慧,他们认为这些修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

因此佛陀要一切众生都增强自己软弱无力之「欲」等四种成就之基因。只有如此,新的欲与想法才会生起。

只有那些拥有四种成就之基因其中之一的人才能够真正得享佛陀留下来的遗产。没有任何一种成就之基因的人将只有机会分享一些好处,但是却没有机会得享遗产之精华。有些甚至连分享一些好处的机会也没有,因为他们把自己的遗产给浪费掉了,而把佛陀与法之遗产跟自己断绝了。

佛法之继承者可分为两种,即:

一、 定继承者;
二、 不定继承者。

未曾获得观照无常与无我的智慧之人称为不定继承者。今天他们可能是佛陀的弟子或继承者,然而,明天他们却可能是其它宗教师的弟子或继承者。他们可能藐视与 危害佛法。即使当今也有人从佛教改信其它宗教,以及轻视与贬低佛法。他们是多么容易变心,死后在来世心之易变的情况是能够想象到的。

人们可以在这个月里是佛陀的弟子,而在下个月里却是另一个宗教师的弟子。人们可以在今年是佛陀的弟子,而在明年却是另一个宗教师的弟子。人们可以在今生是佛陀的弟子,而在来世里却是另一个宗教师的弟子。因此他们称为凡夫,因为他们是如此三心两意地跟随不同的宗教师。

这意味着从过去无量生死轮回以来,凡夫不曾只坚守归依同一个导师。他们请教与归依佛陀的时候其实是很少的。有时候他们归依梵天神,有时候归依帝释天王,有 时候则归依天神、星体、精灵与阿修罗,他们把这些「归依处」当作是万能的。在世上,这些错误的导师之数目是非常庞大的,而凡夫亦在许多世里归依了这些导 师。当凡夫充满着对我见之错误执着,而在生死轮回里漂流时,他们持续不断地更换导师。凡夫之境是多么的可怕、恐怖与可厌。

每当凡夫更换导师与归依处时,他们所依持为引导的教理与原则也跟着改变。有时凡夫信受佛陀所教的增上戒,然而更多时候他们信受许多其它宗教师所教的道德。 关于见,他们只在非常少世里信受正见,而在非常多世里信受邪见。在凡夫所拥有的无数错误与邪恶之中,归依错误的导师是其中一个最大的错误,带给他们极大的 伤害。这是因为归依错误的导师导致错误的道德、原则与修行,而令到难得的人生变成结恶趣轮回恶果之树,而不是结善趣轮回善果之幸运树。

这说明了佛法之不定继承者的未来。

然而能够观照自身之无常与无我相的人已去除了我见。他们成为佛法的定继承者。「定」在此是指尽其未来的轮回里,他们不会再倾向于归依错误的导师。尽其未来 的轮回里,他们都是佛陀真正的孩子与继承者。他们成了「邦心山」家族的成员。他们对佛法僧之功德的见解生生世世变得更清晰与明亮。一切法遗产将在他们心中 增长,即:(戒、定、慧)三道蕴、七清净与三十七菩提分。他们是肯定会提升至无余涅盘的众生,即断除一切烦恼且不再存有丝毫五蕴。

这说明了佛法之定继承者的不变道路。

有德之人在过去世并不致力于成为佛法遗产之腐败继承人。他们修戒定慧并不是为了成为遗产之不定继承人,而是为了成为遗产之定继承人。

考虑了这几点,也考虑到佛陀并不赞同弟子成为佛法遗产之腐败继承人,现今的佛弟子不应该让自己成为腐败的继承人,或成为暂时性且不定的继承人。他们应该尝试成为三十七菩提分这些遗产的完美继承人或定继承人。

对于缺少智慧的人,即使只是做些有益的善行也应受到鼓励。

但是对于具备智慧之人,若他们想要在今生或来世成为定继承人,那么他们应该稳固地建立起活命八戒,建立起身至念,以及尝试在每天里至少以三小时的时间来观照五蕴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若他们能够观照三相,他们能够成为定继承人与证得邦心山须陀洹的境界。

三十七菩提分手册 2

邪法
邪法容易造成法障是指无法看透轮回险恶的见解、修行及(不正确的)约束,认为当今是不能再证悟道果的时期,倾向于等待波罗蜜成熟而延迟修行,认为现在的人都是二因者 ,认为以往的大师皆不曾真正出现过等等。

虽然没有达到最终目的,但是没有一件善业是白费的。对于没有波罗蜜的人来说,若精进地修行,善业即是制造波罗蜜的管道。若不精进地修行则错失了获取波罗蜜的机会。若波罗蜜还未成熟的人精进地修行,其波罗蜜可以变得成熟,能够在还属于这期佛法教化的下一世证悟道果。若不精进地修行即错失了使波罗蜜成熟的机会。若波罗蜜已经成熟的人精进地修行,他们能够在今生证悟道果。若不精进地修行则错失了证悟道果的机会。

若二因者精进地修行,他们能够在下一世成为三因者 。若不精进地修行,不但无法自二因阶段得到提升,反而会堕下成为无因者 。

如果有人想要出家成为比丘,而另一人却向他说:「若你能终生作为比丘才这么想吧,不然就别想了!」这即是法障。

佛陀说:「我宣布即使只有欲行善的念头亦会带来极大的利益。」(《中部.经八》)

讽刺布施的行为或劝施者莫布施可能会障碍该人行善,即:「福业障」(善业障)。若讽刺戒定慧或修戒定慧之人,则可能会造成「法障」。造成善业障之人会在来生失去权力、影向力及财富,生活悲惨可怜。造成法障之人在来生行为不健全、六根不具足,因此非常的低贱。所以,且让我们都自我警惕。

在此结束讨论如何避免上述的邪法,以及在今生精进地修行以关闭投生四恶趣之门,或如何坚定、热忱与精进地修习止观来累积善行与智慧的种子,以便在来世或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中解脱世间之苦,而使到这一生所获得的人身真正具有价值。

第一章:三十七菩提分

如今我应该简明地解释三十七菩提分 。欲培育止观之人应精勤且坚定地修习它们,而使到获得人身又遇到佛法的稀有机会真正具有价值。
三十七菩提分可分为七组,即:

一、 四念处;
二、 四正勤;
三、 四种成就之基因(四神足);
四、 五根;
五、 五力;
六、 七觉支;
七、 八道支。

它们称为菩提分是因为它们是菩提(觉悟)的一部份。菩提是指诸道智。菩提分是法,其作用是作为道智的近因、资粮及亲依止(近依止)。

第二章:四念处

念处的定义是:──「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是处。念本身即是念处。」
念处一共有四种,即:
一、 身念处;
二、 受念处;
三、 心念处;
四、 法念处。

(一)身念处是指从出入息等「身」 (组合体)的现象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正念。
(二)受念处是指从感受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正念。
(三)心念处是指从「有贪欲之心」或「无贪欲之心」等心的过程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正念。
(四)法念处是指从五盖等法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正念。

在这四者之中,若能以某一种「身」(譬如出入息)来稳固地建立起正念,这就与从一切事物中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正念同等。这是因为已经获得了随心所欲专注于任何目标之能力。

「稳固地建立起来」是指若某人想要专注于出入息一小时,他就能够在这段时间里保持内心专注于出入息。若他想要专注两小时,他就能够保持专注于出入息两小时。无论任何时候他不会由于寻不稳定而使注意力脱离了目标。

关于四念处的细节,见《念处经》 。

为何要求我们对于出入息等任何目标都能随心所欲、稳固地建立起正念?这是因为我们必须防护及控制从无始轮回以来即四处飘荡、未受训练的六识 。

我应该更详细地解释。我们的心不断地在接触六根门的六尘之间跑来跑去。譬如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的疯子,他甚至不知道用餐的时刻,而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他的双亲照顾他,给他食物吃,但是只吃了五六口之后,他就把盘打翻离去,因此他未能好好地吃一餐。他失去了控制心的能力,甚至到了不能吃完一餐的程度。说话时,他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心,以完整地说完一句话,所说的话都不知所云,前言后语犹如牛头不对马嘴似的。他对这世间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他不能实行任何任务。

若这疯子遇到一位明医医治他,他能够复原成为正常人。痊愈之后,他能够控制自己的心,而得以正常地用餐,可以吃得饱,也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他也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来做一切其它的事情,跟其它人一样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这只是一个譬喻。

在这世上,正常的人并非疯子,能够控制自己的心。但是从止禅与观禅(两者合称为「止观」)的角度来看,他们就跟没有能力控制自心的疯子一样。犹如虽想用餐却在吃了五六口之后就打翻盘离去的疯子,正常人发现到自己的注意力也在四处飘荡,因为他们也没有控制自心的能力。每当他们顶礼佛陀及随念佛陀的功德时,他们不能保持自己的心专注于这些功德,而发现到妄念纷飞,注意力时常被其它念头所转移,因此甚至未能念完「世尊的确是……」随念佛陀九项功德的经文,以「世尊的确是」开始)。

这就好像一个患上惧水症的人,口渴得嘴唇都裂了,因此很渴望找到水,但是当他看到一湖清凉的水时,又极害怕地逃走了。这也好像把充满医疗效用的食物给一个病人,他会觉得食物很苦而吃不下,结果把食物都呕吐出来。同样地,这些人觉得不能有效地随念佛陀的功德,而不能继续专注下去。

在诵念「世尊的确是……」时,每次都因为心生杂念而中断。若每次中断发生时,他们再从头来过,即使他们整天,或整月,或整年都在诵念,也无法念到经文的结尾。现在他们能够把它念完是因为即使心有杂念,他们都凭着记忆把它念完。

同样地,有些人想在布萨日去宁静的地方修习头发体毛等三十二身分禅法,或随念佛陀的功德,但最终却变成和朋友们聚在一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控制自心之能力,以及因为他们的想法和原意起了变动。当他们参与群体念诵《慈爱经》等经时,虽然他们尝试把心导向安住于「梵住」(无量心)之中,但是由于没有控制自心的能力,心不能专注而无固定目标地四处飘荡,最终他们只是在外表上念经而已。

这几点已足于显示有多少人在行善业时是跟疯子一模一样的。
──「心乐于恶法。」 (《法句经》偈116)

犹如水自然地从高处往下流去,众生的心若没受到控制就会很自然地朝向邪恶。这就是心的倾向。

现在我应该举出例子来比较上述没有控制自心之人和疯子。

有一条河,流水湍急。有一个不熟练于掌舵的船夫驾着船顺流而下。他的船载满了货物以供在下游的城镇作买卖。当他顺流而下时,他经过了一些只有山和森林而没有港口的河岸,因此他继续往下游而去。当夜晚来临时,他经过了一些有港口的城镇和村子,但是在黑夜之中他看不到它们,因此他继续往下游而去,并没有停下来。天亮时,他来到一些有港口的城镇与村子,但是由于他不善于掌舵,始终无法把船驰向港口,而被迫继续往下游而去,一直去到大海洋之中。

无始轮回就有如急流之河;没有控制自心之能力的众生就好像不懂得掌舵的船夫;心就有如那只船。众生在没有佛出世的空劫里经历生生死死,就好像船夫把船驰过只有山和森林而没有港口的河岸。有时候这些众生出生在有佛法的大劫里,但是由于他们是生于八个不幸时期里的其中之一,而无知于佛法之存在,这就好像船夫经过有港口的城镇和村子,但是由于时值黑夜而看不到它们。也有些时候他们在佛法教化期里投生为人,或天神,或梵天神,但是由于他们不能够控制自心及不能精进地修习四念处,而未能证悟道果,因此继续在轮回的苦海之中漂流。在无始轮回之中,已有超过恒河沙数的佛出世,而在这些佛的教化期里获得解脱世间之苦的众生都有控制自心的能力,能透过修行四念处随心所欲地保持心专注于任何目标。
这显示出不修习四念处的众生是如何在生死轮回里漂流,虽然他们在修止观时已经醒觉到自己并没有控制自心等的能力。

这也可用驯服和训练公牛耕田或拉车,及以驯服和训练大象服侍国王或打战来作譬喻。

关于公牛,在牠还小时,必须把牠放在牛栏里按时饲养。然后把一条绳子穿过牠的鼻孔,另一端绑在一枝柱子上,再训练牠对绳子的控制作出反应。然后再把轭套上牠,等牠适应轭的重量之后,才能役使牠耕田或拉货车。这样才能有效地致用于贸易及带来盈利。这是公牛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里,主人的盈利及成就有赖于采用已经受训且适应了轭的公牛来耕田或拉货车。同样地,在现今佛法教化期里的在家众及比丘众的真正利益有赖于修行止观。
在现今的佛法教化期里,修习戒清净就好像把小牛养在牛栏里。若没有把这小牛养在牛栏里,牠就会破坏他人的财物,而为主人带来麻烦。同样地,若某人缺少了戒清净,三业 就会骚动,而向恶法屈服,以及必须面对恶报。

精进地修习「身至念处」就好像把绳子穿过小牛的鼻孔和绑在柱子上,再训练牠对绳子作出反应。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把绑在柱子的小牛放在所要的地方,而不会让牠四处乱跑。同样地,当用念处之绳把心绑在「身」上,心就不会散乱,而会依照主人的意愿停留在所要的地方,如此,从无始轮回以来所养成的扰动与散乱心之习惯才得以平息。

不先修习身至念 即开始修行止观的人就好像主人把还未驯服、没有绑上鼻绳的公牛拿去耕田或拉货车。这主人会感到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其牛。由于这头公牛还很野,也没有绑上鼻绳,牠必定会跑离大路,或尝试甩掉轭以逃脱。

反之,对于一个在修行止观之前先修习身至念来平静及训练心的人,他的专注力将能保持稳定,而所修的也会成功。

关于大象的例子,首先需把野象从森林里带出来,与其它已经驯服的大象饲养在同一个场地。然后把牠系在栏里,直到牠驯服为止。驯服之后,训练牠做各种服侍国王的工作。然后,才可用牠来服侍国王及打战。

欲界就有如野象自娱的森林。佛法就有如先把野象带去住的场地。心就有如野象。教法里的信与欲就有如跟野象养在一起的已驯服之象。戒清净就有如象栏。出入息等「身」就有如在栏里的柱子,把大象系住。身至念就有如把大象系在柱子上的绳子。止观的准备工作就有如训练大象的准备工作。止观的修行就好像皇宫里的广场或战场。

其它的譬喻是易于明白的。

至此我已经以疯子、船夫、公牛与大象的例子来显示身至念的重点,即根据古代的传统,它是无始轮回之中一切佛的教法里在修戒清净之后的首项任务。

它的要义是:无论是通过出入息,或威仪作法(即在行、住、坐、卧四种姿势里都保持正念),或明觉,或界作意(把心专注于四大),或骸骨想,我们都必须精进修行,以便达到在日夜里的一切清醒时刻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把心专注于身及姿势。

若某人能随心所欲在固定的时间内保持专注力,那么他已获得了控制心之善巧,因此已自疯子的境界中解脱出来。现在,他就好像有掌舵能力的船夫,或已驯服公牛的主人,或拥有已驯服的大象之国王。

控制心之善巧有许多种及不同的层次。在佛法里,成功地修习身至念是控制心之善巧的第一个层次。

不想修习止行道,而想修习纯观行道的「干观者」 ,应该在成功培育身至念之后就直接修习观禅。

若他们不想把身至念分开来修习,而想修行包含了身至念的观禅,他们亦可能会有所成就,这是指如果他们具备应当有的智慧与精进这两个条件。与生灭随观智(即清楚观照名色法生灭所产生的观智)有关的身至念是非常宝贵的。

在诸止禅法门当中,通过修习身至念之出入息可以证得色界之四禅;通过身至念之头发、身毛等三十二身分(的颜色)来修习「颜色作意」 可以证得所有八定 ;修习身至念之「可厌作意」 可以证得初禅。若在修习以上的禅法时起观,亦可证悟道果。

即使未能圆满地修习止观,若能获得控制自心与随心所欲之专注力,佛陀说这种人也可算是已尝到不死涅盘之味。

──「得享身至念者得享不死。」

在此,不死 (涅盘)的意思是心极平静或轻安。

在初生时期,心的注意力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其本质是焦躁的。就好像以辣椒为食的昆虫并不觉得其辣;追求爱(渴爱,即十二缘起支里的爱)的众生并不觉得爱之炽热。同样地,众生亦没有察觉到不稳定的心之炽热。只有在通过身至念使心之不稳定现象消失后,他们才醒觉到不稳定的心之炽热。在体验到没有那种炽热之境后,他们对其热重来感到害怕。对于已证得初禅,或通过身至念处证得生灭随观智的人更是不必详说的了。

由此,获得更高成就的人就更难以脱离身至念。圣者以四念处为心的资粮,直到证入般涅盘为止。

若欲获得把心专注于身的某一部分(例如:出入息)一至二小时之能力,我们需要以顶级的努力修习七天,或十五天,或一个月,或两个月,或三个月,或四个月,或五个月,或六个月,或一年,或两年,或四年……;这有视精进的程度而定。

关于修习出入息念的方法,可参考我的《出入息手册》 。
关于三十二身分的修习方法,以往的导师已经有许多著作。在这法门里,头发、身毛、指甲、牙齿及皮肤称为「皮五组」。若能把心专注于这五个而不动,那么就已成就了身至念的修行。

关于四界差别(四界分别观──分析四大)、色观及名观,可参考我的《相手册》、《明道手册》、《营养手册》及《无我手册》。

在此结束对身至念的简明分析。它是属于四念处之一,亦是所引导者与文句为最者必须先建立的心之培育,以便能在佛法教化期里证悟道果。

第三章:四正勤

正勤的定义是:──「勤是强烈的精进;若恰当与正确地实行,它即是正勤。」
这是绝不含有丝毫不愿意成份之精进。它亦称为「热忱的精进」。这种勤拥有圣典中形容的四个相──「且让我只剩下皮、腱及骨,且让我体内的血干肉枯,我绝不停止精进,直到我赢获人力及人之精进能够赢取的。」(《增支部.二集》;《法轮集》155/158 p.9)

这四个相是:

一、 且让我剩下皮;
二、 且让我剩下腱;
三、 且让我剩下骨;
四、 且让我的血干肉枯。

这是含有「若这是人力能够获得的最终目标,我绝不休息、不懈怠,直到获得最终目标」之决心的精进。这有如苏那比丘 及护眼尊者 所付出的精进。

只有在尽其一生如佛陀所教这般努力精进之后还不能证得禅那、道及果,才能说失败的原因是当今时期的本质,或其人是二因者,或过去世没有累积足够的波罗蜜。

在这世间,有些人所付出的精进力远远不及佛陀所指定的程度,甚至没有尝试有效地培育身至念,以对治他们漫无目的四处飘荡之心,但是却推说不能证悟道果是因为当今是不可能开悟的时期。也有些人说今日的男女没有足够使他们证悟道果的波罗蜜。还有些人说今日的男女都是二因者。他们如此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当今是所引导者的时期,而他们未能证悟道果是因为缺少了正勤。

若具有专精地适当注进正勤,一千人之中有三百、四百或五百人可以获得至上的成就。若一百人如此实行,他们之中有三十、四十或五十人可以获得至上的成就。在此「专精」是指决意尽其一生坚守努力精进,即使在努力当下死去亦在所不惜。

苏那长老所付出的精进力是在雨季安居的三个月里持续不断地保持正念,而在那期间只采用坐及走两种姿势。护眼尊者之精进力与他同等。触天长老 必须在付出同等的精进力二十五年之后才证悟道果。大吉祥长老 则需如此精进三十年。

今日极需要这一类正勤。可惜当今如此精进的人缺少教理(即:佛学)基础,而有教理基础的人却涉及比丘任务之障碍,因为他们住在市镇或村子里,需要讨论佛法、讲经及著作佛书。他们不能长期不中断地注入正勤。

有些人则习惯地说在令他们获得解脱世间之苦的波罗蜜及时机成熟时,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获得解脱,因此在他们还未能确定精进是否能够带来解脱时,他们不能当下即努力精进。他们并没有比较:是努力三十年比较苦?还是在未获得解脱期间堕入地狱十万年比较苦?他们并不记得努力三十年之苦根本比不上只在地狱里三小时之苦。

他们可能会说:若努力了三十年之后还是不能获得解脱,那情况还不是一样?但是若该人之波罗蜜足够成熟以获得解脱,他将凭此精进获得解脱;若还不够成熟,他将在下一世获得解脱。即使他未能在现今的佛法教化期里获得解脱,他一再重复地致力于培育心的业力(禅修惯业)亦是具有极大力量之业。以此,他能避免轮回到恶趣,而不断在善趣中轮回,直到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对于没有注进正勤之人,即使他们的波罗蜜足够成熟至可以努力三十年就获得解脱,也将错失这个解脱的机会。他们不会因为缺少精进而有所得,有的只是损失而已。因此,且让我们都拥有慧眼,以及对此危险保持警惕。

正勤 可分为四种,即:

一、 致力于去除已生起的恶法;
二、 致力于令还未生起的恶法不生起;
三、 致力于令还未生起的善法生起;
四、 致力于增长已生起的善法。

已生及未生之恶业

每个在生死轮回里漂流的众生都拥有两种恶业,即:
一、 已生恶业;
二、 未生恶业。

已生恶业是指过去及现在的恶业。它们包括了一连串在无量的过去大劫中无数过去世里所造下的「恶思业」 。在这些恶业当中,有些已产生轮回到恶趣的果报而得以消除。有些则还在等待机会产生轮回到恶趣的果报,因此成为伴随着众生累世累劫轮回、待机成熟以导致堕入恶趣的潜在力。

对于每一个还有身见(即:我见)的众生,无论他是人,或天神,或梵天神,都有无量的过去世之债,也就是具有令他们投生到阿鼻地狱的潜在力之恶业。同样地,也有无量以往所累积下来的其它恶业可令他们投生到其它恶趣。这些称为「已生之过去业」,正在等待时机以带来轮回之果报,而生生世世都跟随着众生,直到被清除为止。

我见是这些过去已生恶业之因。只要我见还存在,在还没有产生果报之前,这些恶业还未受到清除。但是通过观照无我相的观智,人们得以去除自己的我见,从这一刻开始 ,一切已生恶业已失去了它们的潜在力,而自过去恶业之库中消失。 从这一刻开始,在未来的轮回里,包括在梦中,他将不会再投生到恶趣。

未生恶业是指未来的恶业。从这一生中的下一剎那开始,无论是他在今生或来世所造下的新恶业皆属于未生。即使只是在一生中,人们所造下的新恶业亦是无可计数的。
我见是这一切未生恶业之因。在我见消失时,一切新的未生恶业亦已消失,即使是在那一剎那,我见亦不再有丝毫存在地消失无踪。在此,「消失」是指从下一剎那开始的未来世与未来劫中,没有任何时刻会有新的恶业再产生 。尽其未来「无始轮回」里,甚至是在梦里,这些众生将不会再造下任何杀生等恶业 。

只要还有我见,即使是支配整个世界的转轮圣王也还受到地狱之火攻击,亦即仍受到已生及未生两种恶业围困。因此,事实上他只是地狱之火里的生命而已。同样地,天界之王、三十三天界的帝释天王、色与无色梵天界的梵天神都只是地狱之火里的生命而已。他们都是被地狱及恶趣之链铐住的生命。在轮回的大漩涡里,他们只是在漂流与沉沦的生命而已。

在无量的轮回里,众生必须培育想要遇到非常难得之佛法之心。由于前后皆受到已生及未生恶业之地狱烈火攻击,他们必须认真地培育想要一劳永逸地扑灭这些火之心。由此,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遇到佛法的众生应以熄灭已生及未生的地狱之火为他们唯一的任务。

止息已生及未生恶业的任务就只是去除自己的我见一项而已。若我见已被根除,则已生及未生两种恶业都完全被清除了。

在人、天神与梵天神当中有无数的「邦心山须陀洹」,例如毘舍佉和给孤独长者。自从我见被断除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已解脱了在轮回大漩涡中漂流与沉沦的困境。他们已经证悟了称为「有余涅盘」(五蕴还存在时所体验的涅盘)的第一阶段涅盘。虽然他们还会轮回许多世或许多劫,但是他们已不再是凡夫俗子。成为「邦心山」圣者之后,他们已属于出世间的众生。

在此结束讨论须陀洹已获得断除之已生及未生恶业。

已生及未生善业

现在我想先说明戒定慧,再说明七清净之善业如何分为已生及未生。

邪见
生死轮回非常恐怖的原因是以邪见为因的已生及未生恶行。当论及没有可供依靠的躲藏处或避风港,那也是因为恶行与邪见的缘故。

当邪见灭尽时,新旧两种恶行也都灭尽。当新旧两种恶行灭尽时,即已解除投生到恶趣的潜在力,而只可能投生到尊贵的人、天及梵天界。由于众生需要培育想要遇到佛法之心,以解脱恶趣轮回和新旧恶行,而今生他们也已果真遇到了佛法,因此他们应该致力于止息极恶的邪见。

众生的邪见有三个层次,即:

一、 违犯性(在言行中犯下恶行);
二、 困扰性(心中受到邪念困扰;心涉及烦恼);
三、 潜伏性 (潜伏的烦恼)。

这些邪见的层次亦可称为粗、中、细的邪见。

现在我想依这些层次来讨论由邪见造成的十种恶行。

属于粗层次的违犯性邪见包含了由言行造下的恶业。属于中层次的困扰性邪见包含了生于心中的邪念。属于细层次的潜伏性邪见则从无始轮回以来一直潜伏在众生的自我里,虽然它可能还未显现于身语意之中。

我们也可说火柴盒里有三种火。第一种是潜伏在整个火柴盒里的火;第二种是擦了火柴而产生的火;第三种是由火柴之火传至其它东西而燃起之火,即是这种火烧掉了垃圾堆、衣服、屋子、寺院和村子。

传至其它东西而燃起之火就好像属于粗层次的违犯性邪见,显现于言行之中。火柴之火就好像属于中层次的困扰性邪见,在心接触到法尘时显现于心中。潜伏在火柴盒里之火就好像潜伏性邪见,自从无始生死轮回以来就潜藏在众生的自我里。

只要火柴没有跟火柴盒的硝石摩擦,潜伏在火柴盒里的火就不会爆发出来,甚至把它和火药等高度易燃物放在一起也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同样地,只要潜伏性邪见没有接触到邪恶的法尘或其它恶因,它就潜伏在自我里,而不会显现出来。然而,当邪恶的法尘或其它恶因接触到六根门时,潜伏性邪见即受到干扰而显现在意根门,通过「思」的作用显现在困扰性的层次。若在当时能受到善法镇伏,它们就会从困扰性层次中消失,而回到潜伏性层次,留守于其地为潜在的自然倾向。若不受压制,它们即会继续产生「思」(或行)来显现自己。若它们(在困扰性层次里)继续受到干扰,它们就会显现在违犯性层次里,即造作恶语或恶行。

在这世间上,若人能在违犯性和困扰性层次里自我控制,而因此获得清净无染的身语意三业,他即被称为一位良善、虔诚、有道德之人。但是这种人并没有察觉到潜伏性层次之邪见。若没有消灭潜伏性层次的邪见,即使是完美地控制了违犯性及困扰性层次的邪见,这种控制力也只是短暂性的而已。若此人能够坚守善的原则,此自制力得以保持终生。但是在来世就无法肯定,因为这两个层次的邪见可能发生变动。

贪、瞋、痴都有这三个层次。

为了彻底消灭这三个层次的邪见,人们必须精进地修习戒定慧三学,必须修习七清净。

对于在家众,戒是指活命八戒,这是他们的常戒。布萨八戒及十戒是常戒之外的附加戒,若能持守它们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若办不到也没有关系。对于身穿黄色袈裟的隐士 ,戒是指活命八戒及十戒。布萨八戒亦包含在十戒之内。对于比丘,戒是指四遍清净戒。

定是指通过修习出入息念等身至念,或骸骨想而获得的遍作、近行及安止定 。
慧是指四个世间清净 和出世间的智见清净。

在三个层次邪见之中,戒可去除违犯性层次的,意即若拥有戒清净,言行就不会有任何违犯。定能去除涉及心的困扰性邪见,意即若已稳固地建立起「禅修作意」(修习作意),心中就不会有骚动。慧能去除潜伏性层次的邪见,意即若能观照自身为纯粹只是名色法的组合,只是无常、苦、无我的组合,那么误认为有人、有情、常、乐及我的潜伏性邪见就会消失。只要潜伏性邪见还存在,被戒所去除的违犯性邪见及被定所去除的困扰性邪见的止息作用只是属于暂时性的而已。

把业分为已生及未生的方法有两种,即:

一、 以这一生为起点的分法;
二、 以无始轮回为起点的分法。

现在先讲解以这一生为起点的分法。对于那些在今生未曾受过戒的人,他们没有已生戒(uppanna-sila)。对于那些在今生的某个时期曾经受持戒的人,此戒已生。关于定及慧也是如此:在今生已证得的是已生,而在今生还未证得的则是未生。
对于以无始轮回为起点的分法,戒有两种,即世间及出世间。世间戒已生,因为在过去的轮回里,没有任何一个众生不曾在某个时期受持世间戒。但是对于凡夫,出世间戒依然未生。

定也有世间及出世间两种。由于众生在过去轮回里曾经许多次证得世间定,因此世间定是「已生」。对于凡夫,出世间定是「未生」。

慧也有世间及出世间两种。四个世间清净是世间慧,对于在过去曾经遇到佛法且修习这些清净之人,世间慧已生。对于在过去轮回里不曾遇到佛法之人,世间慧依然未生。智见清净是出世间慧。对于凡夫,它还未生,因为在过去轮回里,他们未曾证得出世间慧。

现在我应该讲解四正勤。

(一)只有在遇到佛法时,才有获得完全断除已生恶业的机会。
(二)只有在遇到佛法时,才有获得确保在未来世没有未生恶业产生的机会。

即使生死轮回之旅是无边的,若未曾遇到佛法,依然毫无断除这两种恶业的机会。这是因为断除它们的工作是跟消灭潜伏性层次邪见之工作一样。消灭潜伏性邪见则是「无我禅」 的任务,而这种禅法又只在佛法教化期里才会出现。

那些已肯定会成为辟支佛的众生也必须先在遇到佛法时获取无我禅的种子。当世间没有佛法时,甚至「无我之音」也听不到。无我之音是指关于生命之无我本质的名相之音,例如:名色、蕴、处、界及缘起。整部论藏都充盈着无我之音,它的概要 (《阿毗达摩概要》)也是如此。

无我禅的修行包括了先成就戒清净,再培育身至念,当已平息且控制了疯狂、骚乱且不稳定的心之后,再精进修习止观。只有如此修习到消灭了潜伏性层次的邪见之后,一切已生及未生之邪见与恶行才会消失。

(三)精进于使未曾生起的善业生起,以及(四)精进于保持已生之善业。必须付出这类精进力,直到完全成就无我禅。

已生及未生戒

从无始轮回以来,不曾在凡夫生命里出现过的未生戒是八道支里的正语、正业及正命三支。它们是以涅盘为目标的须陀洹道 里的一部份。此戒断除了显现于言、行及邪命的恶业。从那一刻开始,这三种恶业就不会再生起 ,即使在接下来的许多世或许多劫之中,连一次也绝不会出现。

只有在成功修习了无我禅之后才能获得这种出世间戒。众生必须趁佛法教化还存在时致力于获取这未生戒。这是指从建立起戒清净开始,进而修习身至念,直到成功修完无我禅,众生都必须毫不懈怠地修习三十七菩提分。

在过去无始轮回中时常有的已生戒是指世间戒或欲界戒。当提及必须致力于获取稳定的戒时(即:坚守第四正勤),我们需要知道世间戒有两个层次,即:「稳定」(不会变易)及「不稳定」(会变易)。圣者所拥有的是稳定戒,而凡夫所拥有的是不稳定戒。

欲界世间戒在须陀洹阶段即升上「稳定」的层次。须陀洹圣者在未来世世劫劫中,直到最终证入般涅盘为止,都不会破活命八戒,即使在梦中也不会。

至于还未解脱的凡夫,他们的欲界世间戒还是属于不稳定的层次。在过去,他们曾经有无数次是具备德行的在家众、隐士或比丘,也曾经在恶趣中受过无量的苦。然而,在所有的过去世里,他们不曾解脱恶趣轮回之危难。即使是现在,在恶趣的众生还是无量的,而处于投生到恶趣之边缘的人、天神及梵天神也是无量的。

由此,对于拥有不稳定之欲界世间戒的众生,此戒只是属于暂时拥有而已,因此他们应该尝试在佛法还存在的时候,使它提升至稳定的层次。他们应该培育身至念,然后再修习三十七菩提分,直到成功修完无我禅。

已生及未生定

定与慧也有两个层次,即:稳定与不稳定。

只有在阿那含(不还者)的阶段,属于安止定(即:禅那)的八定或九定 才能成为稳定的层次。拥有「如者」 之素质(舍)的智慧只有在阿罗汉果位才成为稳定的层次。
现在应该讲解须陀洹所证得的定与慧。

根据《有明小经》 ,以涅盘为目标之须陀洹道的正精进、正念及正定即是出世间定。
出世间八道支里的定蕴(定组,即:正精进、正念及正定)通过「正断舍断」一劳永逸地断除了以邪精进、邪念及邪定为因的贪婪(即:欲据他人之物为己有之贪)与瞋恚。从它们被根除的那一刻开始,在接下来的许多世或许多劫里,这些属于「意恶行」的贪婪与瞋恚就不会再生起。这是只有在佛法教化期里、无我禅存在的时候才能获得的定。由此,现在已遇到佛法的众生应该趁未生定还未在佛法里消失的时候致力于获得它。这是指他们应以修习身至念为始,进而修习三十七菩提分,直到成功培育了无我禅。

从无始轮回以来,已生起过无数次的已生定包括了欲界定(即:近行定)、色界定及无色界定。当提及必须致力于使已生定变成稳定。我们需要知道世间定也有两个层次,即:稳定与不稳定。圣者所拥有的世间正精进、正念及正定是属于稳定的层次。在接下来世世劫劫里,直到最终证入般涅盘为止,贪婪与瞋恚之恶行永远不会再生起,即使在梦里也不会生起。

凡夫所拥有的世间定三道支是属于不稳定的层次。从无始轮回以来,众生曾经于无数世是具备定及神通的在家人、隐士或比丘。在每个世界的一个大劫之中有四个中劫,而每个中劫的时间是无量的。在其中三个中劫的时间里,众生曾经是在梵天界的梵天神。在每个大劫「住时」的中劫,恶趣也会出现。而生于这些恶趣的众生即是来自上述的梵天神,并非其它人。这些凡夫曾经是梵天神、饿鬼、地狱的众生、畜生及阿修罗。跟无始轮回比较起来,一个大劫的时间就好像只是一眨眼的时间而已。

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在佛法仍然存在的时候,使不稳定的定蕴三支变成稳定。由此我们应该在培育起身至念之后,进而修习三十七菩提分,直到成功修完无我禅。

已生及未生慧

根据《有明小经》,在须陀洹道里,以涅盘为目标的正见及正思惟(正志)是出世间慧。此慧彻底断除了潜伏性层次的邪见,同时也以正断舍断一劳永逸地根除了邪见、邪思惟、恶行及邪命,不再留下丝毫痕迹。过去所累积下来的旧恶行业也消失得荡然无存,因此获得解脱恶趣轮回。从那一刻开始,在未来的世世劫劫中,邪见及恶行不会再出现。

这种慧只有在无我禅存在的佛法教化期里才会出现。由此,现在已遇到佛法的众生应该在佛法仍住世时精进地修行,以获得未曾生起的未生慧。这是指应该在培育起身至念之后,进而修习三十七菩提分,直到成功修完无我禅。

从无始轮回以来,时常出现的智慧是自业正见(即了解众生是自己的业之主人,或自己必须对自己的业负责任)、欲界的一切智慧及天眼、天耳等神通。

当提及必须使慧成为稳定时,我们应该知道世间慧也有两个层次,即:稳定与不稳定。圣者所拥有的世间正见及正思惟是属于稳定的层次。从他们建立起稳定之慧的那一刻起,在接下来的许多世,直到证入般涅盘为止,他们一直都拥有自业正见、教法智、行道智及四圣谛智。

然而,凡夫所拥有的(正见、正思惟)这两个世间慧是属于不稳定的层次。在轮回里漂泊时,有时候他们曾经学习佛法,有时候因学问而闻名,有时候他们是大长老或大医生,而有时候他们也曾经是公鸡、蜗牛、虫、水蛭、跳蚤、臭虫等只可算是徒具生命的生物。

由此,趁着现在遇到佛法的机会,我们应该精进地修习,以使不稳定、暂时拥有之慧变成稳定之慧,而其修法则如上所述。

因此,在今生遇到佛法的在家众、隐士及比丘众,想要去除来世之恶及永远巩固自己的戒清净等法之人,应该正确地修习四念处及注入正勤,以断除潜伏性层次的我见。
若他们欲解除自己疯狂的心(如第二章所形容的疯子之心、无能力掌舵的船夫、患上惧水症之人、服药后呕吐的病人),以及巩固自己的定力,使之变成稳定,以便能够保持轻安、稳定及可随意不动地专注于任何业处(禅法),他们应该具备正勤地正确修习四念处,以断除潜伏性层次的我见。

若他们欲去除可把他们抛入无慧之黑暗,欲解除可灭绝他们对佛法僧无量圣洁特质之敬意的愚痴法,而不再留下丝毫痕迹于来世;若他们欲解除从无始轮回以来一直误导他们去向伪佛或宗教师请教与致敬的大邪法,因为身为凡夫的他们并不懂得辨识真正的佛法僧;若他们欲获得从今开始直到未来皆存在的「证得信」(稳固地建立起来的信)及「证得慧」(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慧),而由此可以毫无障碍地持续激起心中对真正的佛法僧之敬意;若他们欲转变它们至稳定的层次,那么他们必须具备正勤且正确地修习四念处,以断除潜伏性层次的我见。在此,正勤是指具备「且让我剩下皮;且让我剩下骨……」的决心之精进力。

三十七菩提分手册 1

三十七菩提分手册
列迪长老著

目 录

英编序
英译序
序论

第一章:三十七菩提分
第二章:四念处
第三章:四正勤
第四章:四种成就之基因
第五章:五根
第六章:五力
第七章:七觉支
第八章:八道支
第九章:如何修习三十七菩提分
第十章:佛法之遗产
英 编 序

在这一册里,我们将为读者带来已故的著名学者比丘──列迪长老──的另一本着作。关于他的生平,在《法轮集》的《观禅手册》里已经提及。《观禅手册》亦是列迪长老的著作之一。

我们相信《法轮集》有幸出版的这本着作是最有帮助的佛法讲解之一。它不单只是对佛法的许多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同时亦给予强而有力的理由,激励人们认真地朝向目标奋斗。因此,我们把这本着作介绍给读者们,希望他们能够详细与重复地研究及省思此书的内容。

这本着作是摘自《法光》(仰光)文刊重订出版,不幸的是《法光》已经停刊了。我们感激出版者──缅甸佛教理事会.仰光──允许我们再出版这本着作。
有许多原版译本里应用的巴利文名相,在这一版里我们以英文同义词加以补充或更换,以便读者得以更顺畅地阅读此书。我们也把最后一章加以浓缩。除此之外并无多少更改。

原版把一词译为「觉支」。这一词与传统译文「觉支」(见第七章)太相近了,因此我们把原版著作的书名及书内应用到有关的名相更易为「菩提分」,这一词亦是 的含义,即如第一章里所述。我们采用这在含义方面有微细差异的名相,是基于这本着作事实上并不是讨论有关已获得圆满的觉支,而是必须认真地培育以朝向目标 的管道,即是组成三十七菩提分的七组素质与修行。

我们在这一版里附加了详尽的目录如索引,以便容易运用此书。


也那波尼卡大长老

法轮集编辑

斯里兰卡.肯地
1971年3月31日
英 译 序

列迪长老的著作在缅甸举国闻名,因为它们是以一般缅甸人容易理解的文字来表达与清楚地阐释佛法。虽然如此,列迪长老的著作并非纯粹为初学者而写,有许多的佛学名相仍然需要读者先有佛学与修行的基础才容易明白。

列迪长老的讲解中含有许多他习以为普通缅甸文的巴利文名相。许多名相已和缅甸文掺在一起应用,有些是保留巴利原文,有些则根据缅甸文发音稍微调整。缅甸人 不曾尝试去翻译这些名相,而乐于把它们吸收在缅甸文的一般用法里。对于本书内文里的许多名相,我没有尝试把它们翻译成英文。我保留这些名相的巴利原文,而 在这些情形里,我都附加简短的注释,以便能更顺畅地阅读。

虽然这并不是逐字的翻译方式,但是亦已细心地尝试使它尽可能接近逐字翻译的方式。其中亦考虑到英文和缅甸文造句方式的差异,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列迪长老有时会用很冗长的句子。

许多小标题在原文里是没有的,译者附加了它们,以便读者易于阅读。
列迪长老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著作超过百部。每部著作都是受到众多弟子当中的一位或多位的特别邀请而写,有些是回答某些问题,有些则如同这本着作,是为了讲解佛法中某些要点或层面而著作。

塞尔顿
一三五.大学道.仰光

序 论

依照频妈那米奥(、毛波米亚和毛拉在1904年6月的邀请,我应简明地讲解三十七菩提分的含义与本意。

四种证悟道的潜能

《人施设论》)与《增支部.四集》中提及遇到佛法的众生可分为四种,即:

一、 敏知者(亦作「略开知者」);
二、 广演知者;
三、 所引导者;
四、 文句为最者。

在这四种人之中,「敏知者」是能够即刻了解的人,在亲自 遇到佛陀时,可以在只听了简短的开示即证悟道果。

「广演知者」并不能只是听到简短的开示就证悟道果,但是加以讲解之后,他即能够证悟道果。

「所引导者」并不能在听到简短或详尽讲解的开示后就证悟道果,而必须对所讲的开示及说明做出一番细心的研究,再以数日、月或年的时间来修行才能够证悟道果。
根据证悟道果所需的修行时间,所引导者可再分为许多种。这有视他们在过去世所累积的波罗蜜与烦恼被克服的程度。这些人包括了只需要修行七天乃至三十或六十年的人。

还有更深入的分类法,譬如某些人只需要修行七天,而若他在生命中的第一或第二个阶段 修行,他可以证得阿罗汉果;若在第三个阶段才修行,则只能证得较低的道果。
修习七天是指尽最大的努力为之。若其精进力并非属于最高层次,所需要修行的时间则根据懈怠的程度延长,而七天则可能变成七年或更久。

若今生的努力不够强到令他证悟道果,那么他即不能在这期的佛法教化里解脱世间之苦,而欲在未来的佛法教化期里解脱也需要遇到佛法才成。若没有遇到佛法是不 能获得解脱的。只有已得到授记的人肯定的预言),遇到佛法与解脱世间之苦才是肯定的事。未曾获得授记的人不能肯定能否遇到佛法或解脱世间之苦,即使已累积 足够的波罗蜜以获得上述两者。

这些论点是有关那些具备修行七天即证悟道果的潜能,但未曾获得授记的人。
相同的论点亦适用于具备修行十五天或更长的时间即可证悟道果的潜能之人。

「文句为最者」是指即使遇到佛法,且尽其最高的能力研究和修行佛法,也不能在今生证悟道果之人。他能做的只是累积善习与潜能而已。
这种人不能在今生解脱世间之苦。若他在修习止禅或观禅的当下死亡,而得以投生为人或天神,他能于还在佛法教化期里的下一生解脱世间之苦。

佛陀如此解释这四种人。

三种病人

根据上述所引据的资料,佛陀举出另一种对人的分类法,把他们譬喻为三种病人 ,即:

一、 虽然不服药或医治也会在过了一段时候不药而愈的人。
二、 无论如何服药或医治都肯定不会复原,肯定会病亡的人。
三、 若正确地服药或医治就会痊愈,若不正确地服药或医治就不能复原的人。

已获得过去佛授记的人肯定会在今生解脱世间之苦,这种人就好像第一种病人。

文句为最者就好像没有复原机会的第二种病人,没有机会在今生解脱世间之苦。无论如何,他还是有机会于仍然在这一次佛法教化期的来世,或于未来的佛法教化期 里得到解脱。盖慢(青年、变成天神的青蛙 和真实者隐士 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如何于还在当今佛法教化期的下一世里解脱世间之苦。

所引导者则好像有痊愈或病亡两种可能性的第三种病人,有成功或未能在今生解脱世间之苦两种可能性。

若所引导者了解什么是对其生命有益的,而舍弃应舍弃的,寻求明师与获得正确的指导,再付出足够的精进力,他就能在今生解脱世间之苦。然而,若他沉迷于邪 见、邪行,或不能舍弃欲乐,或虽然舍弃欲乐却未能获得良师指点,或未能激起足够的精进力,或有意努力却因为年老而有心无力,或虽然年轻却多病,他就不能在 今生解脱世间之苦。阿阇世王 (意为「还未出生的敌人」)、百万富翁大富 之子、善施比丘 就是不能现生解脱世间之苦的例子。

阿阇世王不能解脱是因为他犯下了弒父重业。经中提及他将再轮回二阿僧祗(等于10140)个大劫之久,然后成为辟支佛。

大富之子在年轻时过度沉迷于欲乐,这使他年老时不能获得心轻安。莫说解脱世间之苦,他甚至连接触三宝 的机会也没有。见到他这可悲的处境,佛陀向阿难尊者说:

「阿难,若这位大富之子在生命的第一个阶段加入成为我教法里的比丘,他将会成为阿罗汉,在今生证得 般涅盘 。或者,若他在生命的第二个阶段成为比丘,他将会成为阿那含 ,死后投生到净居梵天界 ,而在其地证得般涅盘。或者,若他在生命的第三个阶段初期成为比丘,他将成为斯陀含(一来者)或须陀洹(入流者),而得以永远解除投生恶趣 之苦。」佛陀如此向阿难尊者说。因此,虽然他(大富之子)拥有足够成熟的波罗蜜可使他那一生即成为最后一生,但是他并未曾得到授记,即使有机会遇到佛法, 却因为自己的烦恼作怪而不能在当生解脱世间之苦。若他在那一生所造的恶业延长他在恶趣的时间,他将来不及从恶趣出来以遇到未来弥勒佛的教化。而过后紧接而 来的是许多无佛的大劫 ,其时将不会有佛出现在这个世界。唉!虽然大富之子拥有足够成熟的波罗蜜可令他那一生成为最后一生,可是解脱世间之苦对他来说依然太遥远了。

目前一般人的见解是,若某人的波罗蜜已经圆满,即使他不愿解脱世间之苦,他亦肯定会得到解脱。这些人并没有察觉到有「定」(即:某人已得到佛陀授记)和 「不定」(即:未曾获得佛陀授记)两种情况的存在。考虑到上述的两部经典和大富之子的故事,我们需谨记:即使「不定所引导者」拥有足够的波罗蜜,也必须足 够精进地修行才能解脱世间之苦;若精进力不足,他将不能在当今的佛法教化期里证悟道果。
除了这几种人之外,也有无数的众生跟阿罗罗和优陀罗隐士一样,拥有足够的波罗蜜以解脱世间之苦,然而却没有机会达到,因为他们投生在不可能证悟道果的八个不幸时期 的其中之一。

所引导者与文句为最者

对于所引导者与文句为最者,修行是必要条件。

在上述四种人之中,敏知者与广演知者能够只是通过听闻佛法而已即证悟须陀洹道及更高层次的智慧,就有如毘舍佉和给孤独长者 。这些人并不需要依照清净的次第来修习佛法,譬如戒清净、心清净等等。天神和梵天神解脱世间之苦的情形也是如此。

由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巴利圣典里所列下来的修行次第,譬如戒清净和心清净,是为还未证得须陀洹道的所引导者与文句为最者而设的。这些修行次第亦是为还未证 得更高层次的道果之首三种圣人而设。由于阿罗汉早已经历了这些次第,因此在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他们采用这些修行次第只是为了「现法乐住」 (在今生安住于乐)。

这次的佛法教化期已经过了首一千年拥有「具无碍解阿罗汉」(具有无碍解智的阿罗汉)的时期,所以目前只剩下所引导者与文句为最者两种人而已。

在上述的两种人之中,若所引导者诚心地修习包含四念处、四正勤等的三十七菩提分,他将能够在今生成为须陀洹。若懈怠于修行,他只能在下一世投生到天界时成 为须陀洹。若至死亦不接触四念处等三十七菩提分,他将完全错失这一次的佛法教化期。然而,若他能够遇到下一尊佛的佛法,他还是能够解脱世间之苦。

若文句为最者能够在今生诚心地修习三十七菩提分,他将能够在下一世投生到天界时获得解脱。

有圣人的正法时期依然存在

这一次佛法教化期的首五千年是属于正法时期。只要三藏圣典仍然存在这世上,正法时期就会继续存在。文句为最者必须善用遇到佛法的机会,尽量在今生累积波罗蜜的种子。他们必须累积戒、定及慧的种子。



对于累积戒定慧,戒的种子是指:关于男女在家众的五戒 、活命八戒 、布萨八戒 、十戒 ,以及关于比丘的比丘戒 。



定的种子是指修习十遍等四十种止禅业处中的任何一种,而获得遍作定(预作定),或是更进一步地激起精进以获得近行定与安止定。



慧的种子是指培育分析色、名、五蕴、六处、界、圣谛及缘起的相与本质的能力。这也包括了培育观照无常、苦、无我三相的观智。

对于道智和果智 的三类种子之中,戒和定犹如永远都装饰着这世界的饰物,即使在没有佛出现的空劫亦仍然存在。这两种种子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意地获得。但是与名色、五蕴、六 处、界、圣谛及缘起有关的慧之种子则只有在遇到佛法时才能获得。在佛法教化期之外,虽然经历了无量的空劫,却依然连听到与慧有关的字眼的机会都没有。

因 此,今日有幸生于佛法住世时期的人们,若他们有意累积道果智的种子,以便在未来佛的佛法教化期里解脱世间之苦的话,他们必须特别关注非常难逢的究竟智 ,更胜于累积戒和定的种子。至少应该尝试获得观照地、水、火、风四大 如何组成身体的智慧。若他们能够观照四大,即使未能获得论藏里的其它智慧,他们亦已累积了最难获得的慧之种子。如此才能说难得遇到稀有佛法的这一生已有所 值。

智慧(明)及善行

戒和定组成善行,而慧则组成智慧(明,与无明相反)。智慧与善行即是如此组成。智慧有如人的眼睛,而善行则有如他的四肢;智慧有如鸟的眼睛,而善行则有如 牠的翅膀。具足戒和定,却没有慧的人,就有如四肢健全的人,却少了双眼。有智慧但无善行的人,就有如双眼良好,然而四肢残缺。智慧与善行两者皆具备的人, 就有如双眼良好且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智慧与善行皆无的人,就有如双眼及四肢皆残缺,并不配称为人。

只拥有善行的后果

生于当今佛法教化期的芸芸众人中,有些具备了完善的戒与定,然而却少了智慧的种子,譬如缺少观照名色法及五蕴的智慧。由于拥有很强的善行,他们很可能可以 再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然而,由于缺少智慧的种子,即使能够亲身听到下一尊佛说法,他们仍然不能开悟,就好像佛陀时代的迦留陀夷长老 、优波难陀长老 、六群比丘 和憍萨罗王 。由于具备了过去世所累积下来的善行,譬如布施和持戒,所以他们有机会亲近至上的佛陀。但是由于在过去世没有累积智慧,因此他们一生中听到佛陀所说的许多 佛法皆犹如只说给聋子听。

只拥有智慧的后果

有些人则具备了观照名色法及五蕴等的智慧,然而却缺少善行,譬如布施、常戒(尽其一生受持的戒)和布萨戒(在布萨日受持的八戒)。若这种人有机会于下一尊 佛的时期听闻佛法,他们能够证悟,因为他们具备了智慧。但是由于缺少善行,因此他们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的机会非常渺茫,因为这次和下一次佛法教化期之 间有(很长久的)间劫。若在这期间的无数次投生只是发生在欲界里,他们必须只在善趣里轮回才有机会遇到下一尊佛。若在这期间有一次不幸地堕入四恶趣之一, 他们就丧失了遇见下一尊佛的机会,因为一旦投生到恶趣,通常接下来都会在恶趣里轮回无数次。
在今生少行布施,又不防护身语意,因而缺少善行的人,死后堕入四恶趣之一的可能性很高。若他们很幸运地投生到善趣,由于缺少过去世所造的布施等善行,无论 投生到哪里,都很可能缺少财富、面对困苦且难以维生,因此倾向于投生到恶趣。由于缺少常戒及布萨戒的善行,在与人相处时,他们易于遭受诽谤、争执、生气及 瞋恨。除此之外,他们亦多病,因此倾向于投生到恶趣。因此,他们每一生都会遭遇苦难,而累积了不善的倾向,导致缩短了他们在善趣的轮回,而堕入四恶趣。如 是,缺少善行的人遇到下一尊佛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

要点

简而言之,具体的要点是:只有具备了智慧与善行两者,我们才能在下一世解脱世间之苦。若只是具备智慧的种子,而缺少布施、持戒等善行的种子,我们就丧失遇 到下一次佛法教化期的机会。反之,若只是具备善行的种子,而缺少智慧的种子,即使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我们也不能解脱世间之苦。因此,当今的文句为最 者,不论男女,若想要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必须在这一次的佛法教化期里致力于修习布施、持戒及止禅来累积善行的种子,以及至少修习四界分别观来累积智 慧的种子。如此才能确保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而且遇到之后又能够解脱世间之苦。

十五善行及七妙法

当提到布施是善行时,它是包括在信之内。信是妙法或善人的行为之一,而妙法则包括在十五善行法之内。这十五善行法是:

一、 戒;
二、 根律仪(守护六根门);
三、 饮食适量;
四、 醒觉随勤;
五至十一、七妙法(是善德之人的七种特质);
十二至十五、初禅至第四禅。

这十五法为「具禅那者」所拥有,而「干观者」(只修行观禅的人)只能拥有十一种善行法,即除去四种禅那善行。

对于想要遇到下一次佛法教化期的人,布施、布萨戒及七妙法是很重要的。

对于想要在今生证悟道果的人,他们必须修习首十一种善行法,即:持戒、根律仪、饮食适量、醒觉随勤及七妙法。在此,持戒是指活命八常戒。根律仪是指守护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饮食适量是指食用和满足于只足够维持身体健康的食物份量。醒觉随勤是指白天不睡觉,而只用三夜之一来睡觉(三夜是指把夜晚 分为初夜、中夜及后夜三个部份),其它二夜则在修禅。

七妙法是:一、信;二、念;三、惭(对造恶感到羞耻);四、愧(对造恶感到害怕);五、多闻;六、精进;七、慧。

对于想要在今生成为须陀洹的人,他们并不一定需要修习布施。但是对于不能激起足够精进力以在当今佛法教化期里解脱世间之苦的人,且让他们特别地修习布施及布萨戒。

修行次第与等待下一尊佛之人

由于等待和依靠下一尊佛的人之工作只是累积波罗蜜而已,因此并没有严格规定他们必须要依照巴利圣典里所列下的修行次第,即:戒、定、慧。他们不应该因为戒学还未圆满而延迟修定,或因为定学还未圆满而延迟修慧。对于七清净的次第,即:

一、 戒清净;
二、 心清净;
三、 见清净;
四、 度疑清净;
五、 道非道智见清净;
六、 行道智见清净;
七、 智见清净。

他不应该因为前一个清净还未圆满而延迟修习下一个清净。由于他们属于尽量累积波罗蜜的人,他们应该想办法在自己的能力之内累积最多的戒、定、慧。

当巴利圣典提到必须在圆满戒清净之后才修心清净;在圆满心清净之后才修见清净;在圆满见清净之后才修度疑清净;在圆满度疑清净之后才观照无常、苦、无我 时,这种修行次第是为有意在今生尽快证悟道果的人而设的。由于未能激起这等精进力的人只是涉及累积波罗蜜,是属于对善行能取则取之人,我们不能说在戒清净 还未圆满之前,他们不可以修习「止禅作意心清净」(把心导向轻安的心清净)。

即使是猎人或渔夫,我们也不能说除非他们舍弃原来的职业,否则不可以修习「止观作意」(,把心导向轻安及观照)。这么说的人造成了法障(。反之,猎人和渔 夫应受到鼓励随念佛法僧的功德(圣洁的特质)。他们应受到鼓励尽力观想身不净,观想自己和众生都会死。我曾经遇到一位渔夫,由于受到这类的鼓励,而能够流 利地背诵巴利经文、《阿毗达摩概要》的《依着》(即:逐字翻译)及《发趣论》的「缘义释」,同时又保留渔夫的职业。这些成就是获取智慧的很好基础。现在, 每当我遇见我的施主(资助比丘的在家众)时,我告诉他们,根据比丘的传统教法,即使身为猎人或渔夫的人也应该时时刻刻对三宝的圣洁特质及(无常、苦、无 我)三相持有正念。对三宝的圣洁特质保持正念是善行的种子。即使猎人或渔夫都应受到鼓励修习这些「心作意」。不应该向他们说猎人和渔夫不适合修习止观作 意。反之,应该在他们遇到难题时给与帮助,让他们有更深的了解。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尝试。在他们的处境里,即使累积波罗蜜和善的倾向亦应受到称赞。

由于对这个教化期的价值无知
而失去了获取智慧种子的机会

有些导师只注意到巴利圣典里关于七清净修行次第的直接与肯定的记载,然而却没有考虑到当今教化期的价值,认为除非先获得戒清净,否则无论如何精进地修习止禅和观禅都不会有成果。有些不了解这点的普通市民就因此被这些论点误导,而造成了法障。

由于这些人不知道当今时代的实况,将错过获取智慧种子的机会,而这又是只有遇到佛法时才能获取的。事实上,他们还未能解脱世间之苦,仍旧在生死轮回里打 滚,因为自从无法计数的轮回以来,在这期间佛法出现的次数更胜于恒河沙数,所以他们偶而也会遇到佛法,然而却未曾获取智慧的种子。

论及种子时,有些已经成熟到可长出健康与茁强的芽,而成熟的程度亦有许多种。
也有种子是还未成熟的。有些人不懂得所背诵的经文含义,或懂得其含义却不晓得正确的修行方法,因此只依照传统阅读和背诵,以及在随念佛陀的功德与观照无 常、苦、无我时计算念珠;这些人所拥有的种子是还未成熟的。若他们在来世有机会继续努力,他们的种子就有可能因持续努力而达到成熟。

修止禅直到遍作相出现和修观禅直到能够观照名色法,即使是只有一次,亦是属于扎实且成熟的种子。修止禅直到取相出现和修观禅直到获得「思惟智」 ,即使只有一次,其种子也都更成熟。修止禅直到似相出现和修观禅直到「生灭随观智」 ,即使只有一次,其种子成熟的程度又更高。若能持续精进地修行止禅和观禅,便能够获得更加成熟的种子,而带来极大的成就。

增上行(
当巴利圣典提及只有在过去的佛法教化期里拥有增上行的人才能在后来的佛法教化期里证得相关的禅那、道及果时,「增上行」一词是指「成功的种子」。今时今 日,有些人于一生中以传统的方式修行,然而这些方法却只是「模仿式」的止禅和观禅,因此他们并不属于拥有可以称为增上行的止观种子之人。

关于智慧与善行这两类种子,那些遇到佛法却没有获取智慧种子之人的确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这是因为只有在佛法教化期里才能获得有关名色法的智慧种子,而且也 必须足够理智才能获得它。因此,若当今的男女众不能深入地观照名色法的本质,也应该穷其一生致力于背诵四大,进而思考与讨论它们的含义,最后致力于获取观 照它们如何组成身体的智慧。

在此,让我们结束讨论经藏与论藏中列出的四种人及三种人的提示,归纳如下:

一、 虽然生于佛法教化期却不修习止禅和观禅,但只一味修习「模仿式」禅法虚渡光阴的人,由于没有善用于佛法教化期中生为人的稀有机会,而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二、 当今是文句为最者与所引导者的时期,若能够精进修行,他们能够获得成熟的止观种子,因而很容易地在今生,或在下一世投生于天界而佛法还住世时,或在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里,获得出世间的利益。

三、 他们可以趁自己在佛法教化期中生为人时从中获取极大的利益。

在此结束对三种及四种人的说明。

劝告与警诫

若将佛陀于四十五年之中开示的三藏浓缩,三十七菩提分即是它们的精华。换句话说,三十七菩提分组成了三藏的精华。它们可以再浓缩成七清净。七清净又可以再浓缩成戒、定、慧。这三者又各别称为增上戒教法、增上心教法及增上慧教法,亦称为三学。

论及戒时,就在家众而言,重要的是常戒。成就了常戒的人即具备了善行,若再配合智慧即能使他们证悟道果。若他们能够附加布萨戒于常戒之上,那就更好。对于 在家众,常戒是指活命八戒 。必须正确且至诚地受持此戒。若由于仍是凡夫而破了戒,他们可以重新受戒。若将来又破了戒,他们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即:重新受戒)使自己的戒清净。每次 如此清净戒行时,他们再次具备了戒。这并不难办到。每当破了常戒,都可以重新受戒。今日有很多人都具备了戒。

然而,拥有遍禅或不净观等禅法(业处)之安止定(禅那)的人则非常少;而拥有观照名色法及三相的智慧之人也非常少,因为今日是邪法(不正法)盛行的时期,容易造成法障。

如何成为南传佛教徒

归依佛法僧者,以道智得见四圣谛,
即苦、苦的起因、苦的止息与导向灭苦的八圣道。
诚然,这是平安的归依处,
是最上的归依处。
依此归依处,人们得以解脱一切苦。
——《法句经》190-192

举行三皈依式,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有至少一位具德比丘或护法长者在场做皈依见证,但可能因为种种条件与时间的限制,这在南传佛教中并不是必须的。一个无法亲近僧团,无缘接近善知识,但诚心要皈依三宝者,可以放置佛像(木雕、纸制等等皆可,甚至是一张电子佛像)于净室,在佛像前长跪合掌,安定身心,礼佛三拜,然后朗读下面的誓词(任意使用一种语言均可)

巴利语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a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汉语

南摩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南摩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南摩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
第二遍,我皈依佛,第二遍,我皈依法,第二遍,我皈依僧;
第三遍,我皈依佛,第三遍,我皈依法,第三遍,我皈依僧。

英语

Homage to Him, the Exalted One, the Worthy One, The Supremely Enlightened One
Homage to Him, the Exalted One, the Worthy One, The Supremely Enlightened One
Homage to Him, the Exalted One, the Worthy One, The Supremely Enlightened One
I go to the Buddha as my refuge.
I go to the Dhamma as my refuge.
I go to the Sangha as my refuge.
For the second time, I go to the Buddha as my refuge.
For the second time, I go to the Dhamma as my refuge.
For the second time, I go to the Sangha as my refuge.
For the third time, I go to the Buddha as my refuge.
For the third time, I go to the Dhamma as my refuge.
For the third time, I go to the Sangha as my refuge.


佛陀教诫他的弟子最少要持受五戒,它们是佛教徒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们可以为世间带来美德、安乐、恬静和喜悦、免受今生和来世的损害,它是解脱的根本。

巴利语

Panatipat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Adinn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Sura meraya majja 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汉语

我受持不杀生的戒律;
我受持不予则不取的戒律;
我受持不邪淫的戒律;
我受持不妄语的戒律;
我受持不饮酒及不吸食使用毒品的戒律。

英语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of abstaining from destroying living creatures.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of abstaining from taking anything not freely given.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of abstaining from sexual misconduct.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of abstaining from false speech.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of abstaining from taking intoxicants which lead to carelessness.

回 向

巴利语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m vaham hotu,
Idam me sil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Idam me pubb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antu!
Sadhu! Sadhu! Sadhu!

汉语

愿此功德,导向于诸漏灭尽,
愿此戒行,为证悟涅盘助缘!
愿此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
愿彼众生,平等得此功德分!
善哉!善哉!善哉!

你现在已经是正式的佛教徒了,你可以在生活中,在你认为需要的时候,复习吟诵上面的三皈五戒的颂词,欢迎走上这条道路—解脱之路。善哉!善哉!

http://buddha-spath.com/viewthread.php?tid=18680

皈依三宝仪式

http://buddha-spath.com/viewthread.php?tid=18680

皈 依三宝一定要举行皈依的仪式。这就是「三皈」的传授。「三皈」是佛法修行的入门。依南传佛法的传统,这只需要一个简易的仪式,五分钟就结束。在佛、法、僧 三宝面前,由一位具德比丘僧人主持见证,至诚皈依,我们才能得三宝的加持,这种皈依三宝仪式的传承具备了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功能;如果随便皈依,无僧人主持 见证,事后恐怕心里会有挂碍。汉传及藏传的三皈传授仪式隆重而庄严。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接受三皈五戒,不然就不能被当作是佛教徒。假如不皈依的话,那就 说明我们对学佛还缺乏诚意。有些只肯皈依但不愿持五戒,而说只要心善良就行了,这都是缺乏诚意的借口。至于要不要做早晚课看个人的时间与精进的程度,不需 要强制。

南传皈依仪式

礼佛

男众

双足跟竖立,双手合十,作孤括形,如莲花瓣,置于胸前。
双手提至额前,双拇指触至鼻梁。
五体投地,全身扑下,双手平置地面,置于额角,
双手距离不过五寸,双足竖立 (三拜)

女众

双足跟平放,双手合十,作孤括形,如莲花瓣,置于胸前。
双手提至额前,双拇指触至鼻梁。
五体投地;全身扑下,双手平置地面,置于额角,
双手距离不过五寸,双足平放。(三拜)

礼敬三宝

世尊、远离尘垢、断尽无明烦恼的阿罗汉, 自证成正等正觉,
我礼敬佛陀、世尊。 [一顶礼]
法, 世尊已善妙及详尽解说,
我礼敬法。 [一顶礼]
世尊之追随者, 良好修行于道的僧伽,
我礼敬僧伽。 [一顶礼]

三皈(与随分)五戒

求受者跟比丘念:
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与随分)五戒
第二次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与随分)五戒
第三次,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与随分)五戒

赞佛偈
礼敬于世尊,应供、正等正觉者。( 三称 )

三皈依

我以佛为皈依处,我以法为皈依处,我以僧伽为皈依处。
第二次我以佛为皈依处,第二次我以法为皈依处,第二次我以僧伽为皈依处。
第三次我以佛为皈依处,第三次我以法为皈依处,第三次我以僧伽为皈依处。

比丘说: 三皈已授完毕。
受戒者答 : 是的,大德!

授五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杀生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偷盗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邪淫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妄语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饮酒戒 (任何能使神志迷乱之物皆属酒类之范围)。
这就是五项应该学习持守的戒律。

比丘祝福如下:

因持戒将给你带来安乐,
因持戒将给你带来财富,
因持戒将使你达证涅盘,
故此,你(们)应该严持此净戒。
受戒者俯首回答 : 善哉。

佛说:

「人为怖畏苦,皈依趋山峦,
树林和林莽,及诸神庙堂(Cetiya)。
彼非安稳依,非最上依处,
皈依于彼处,不能离于苦。
若人皈依佛,皈依法与僧,
依于正知见,得见四真谛(苦、集、灭、道四圣谛)。
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道谛,
灭苦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导至苦寂灭。
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最上,
此乃真皈依,能脱离众苦。」(南传法句经新译188-192偈)

藏传的皈依仪式后,通常主持仪式的法师还会补充下列事项,这是值得参考的。
  
在誓愿三宝方面:

(1)皈依佛,宁舍生命,绝不放弃皈依。
(2)若遇任何困难或痛苦时,除了三宝外,绝不依赖其它的对象。
(3)要常向三宝和佛像、圣物等做身口意的供养。
(4)除了自己要遵守三皈五戒外,还要尽量带领别人来皈依三宝。
(5)应该早晚向十方诸佛礼敬。

在皈依三宝方面: 
 
(1)皈依佛后,不再皈依世间或世俗的神祇,因为他们不是究竟的皈依处。世俗的神祇好比大梵天、帝释天、湿婆神、山神、鬼王等,他们自己均还在轮回当中,又如何能帮助我们从轮回中解脱呢?

(2)皈依法后,不应伤害众生。众生是指一切具有意识的生物。我们不应杀生或偷盗,绝不使用暴力。(吃素与否看个人的意愿,佛允许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而杀)

(3)皈依僧后,便不再与恶友为伍。因恶友令我们造恶业,而非善业。
  
在恭敬三宝方面:

(1)在皈依佛后,要对佛以及一切与佛有关的象征圣物恭敬,其中包括将佛像置于清净高处,并向佛顶礼、做供养等。
(2)在皈依法后,要对佛法以及一切与法有关象征圣物恭敬。甚至里面写着有关于佛法或种子字的信件亦不例外,更何况佛经或佛书。
(3)在皈依僧后,要对僧伽以及一切与僧有关的象征圣物恭敬。若在街上发现只是一小块的藏红色僧服布块,也应把它当成是僧伽的代表,而以恭敬的方式处理之。


Tuesday, July 29, 2008

居家供僧HOUSE DANA

南传出家人除了在清晨着衣持钵游化人间托钵之外,只要当天还没有接受到任何人的邀请,出家人是可以接受施主的邀请到家中接受供养的,这是现代所称的居家供僧house dana,也是在佛陀时代的信众们时常供养佛陀与弟子们的方式。邀请出家人到自己的家中接受供养很简单,以下有几个步骤提供有意力行house dana的施主作参考。由于南传出家人身处在俗人家时,无论前往、停留、坐、用餐、说法等,都有很多行止威仪必须遵守,所以有几个细节施主也需要留意:

1.施主可依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邀请一位或多位出家人到住家应供。首先施主须主动向出家人提出邀请,并询问及安排好适当的日期和时间并提供交通接载。由于南传出家人是不能与女众相约同行,故应当安排男众邀约且同行,或者由男司机负责载送。

2.在出家人还没有抵达之前,施主应当先把居家打扫整洁,以让出家人能在清新整洁的环境下用餐。施主也应当预先敷好出家人的座位,只要椅垫不是裝填棉花的,一般的椅子出家人都可以坐下。然而,由于传统关系,有一些泰國出家人是不坐在一般的高脚床、椅的。也有一些出家人只是以手进食或奉持「一座食」,「一座食」即在进食时只坐在原位不走动一直到食毕为此,所以在出家人的座位旁也应当摆设好能够洗手的净水、纸巾、垃圾桶以准备让出家人装食物残渣。

3.当出家人到了施主的家時,施主应当主动邀请出家人进入屋內,因为出家人不能擅自进內俗人家。当出家人进入家后,施主应当邀请出家人坐下。为了表示恭敬,施主会先长跪合掌等待出家人就坐,顶礼及邀请出家人接受供养。

4.由于路程或停留時間的关系,有些出家人会需要上厕所,施主可以邀请:「尊者/bhante(们),在停留我家期间,家里一切请随意使用,无论需要上厕所,或要用到电灯、饮水等,请不用客气!」因为主人未邀请,又沒有净人随从的情况下,出家人是不可以在未经许可之前直接使用施主的东西。

5.有出家人在居家期间,施主不应当打开电视节目与播放音乐以示尊重,因为出家人皆不得观看电视节目与收听音乐。

6.为了让施主的供养能为施主本身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果报,通常出家人会在供养之前为施主传授三归五戒或八戒,让施主以清净无暇的五戒或八戒下行布施。


7.根据南传佛教的比库戒律,除了杨枝(牙刷)与水之外,所有能够进口的东西都必须经过手授;在准备好食物后,施主必须亲自手授所有食物予出家人。假如出家人是坐在圆桌用餐,而食物有很多盘又重,施主可以一盘一盘地授食供养;如果桌子不大,食物也不是很重,施主也可以由一位或两位把整个桌子抬起而授食供养,但重量不得超过一位中等男子能抬起的重量。

8.施主必须让出家人先用餐,而且不要与出家人共桌用餐,也不得在出家人用着餐时要求请示佛法,应尽量保持肃静。

9.出家人用餐完毕后,施主应当主动为出家人洗钵或餐具,并在适当的地方为出家人敷座以便能让出家人为施主开示解惑、诵经祝福及回向功德。在用餐过后的任何时间,施主可以供养出家人非时果汁、七日药、终生药或如法必需品等等。

10.根据南传出家戒的众学法Sekhiyà dhammà,身处于低位者是不允许向身在高处又没有病的人说法,所以在听法或向出家人请示时,施主必须只坐在地上或低于出家人之处以示对法的恭敬。


居家供僧是佛陀赞叹的供僧方式,从整个供养的过程中施主们一家大小所表现的亲力亲为、出钱出力、费心构思策划、以几道拿手好菜供养、以如法获取的资具布施、以及对居家供僧是佛陀赞叹的供僧方式,从整个供养的过程中施主们一家大小所表现的亲力亲为、出钱出力、费心构思策划、以几道拿手好菜供养、以如法获取的资具布施、以及对僧众展现的虔诚、恭敬心、亲善、尊敬等等已经为自己与家人累积了无可衡量的善业,因为居家供养很容易具足了殊胜的亲自施[1]、细心施[2]、智相应施[3]、有陪施[4]、善士施[5]等。同时也制造一个善缘让亲朋戚友以及左邻右舍亲近善知识、认识佛法的机会,有缘的人因对佛法产生信心而皈依三宝,功德无量。佛陀教导在家信众除了自己要布施,也要邀请他人一起参与布施,这样不但福报好,人缘也佳。
聪明的施主也常藉此居家供僧的功德回向予已逝世的亲属、祖先神明、天神、家里的守护神以及与一切众生分享。

『一个有智慧得人应该在他所住的地方供养有自制力、有德行的梵行者,再将供奉转献予那儿的神明。
神明受到敬爱,也而敬爱他,
并且怜爱他,如母亲对亲生儿一般,
受神明怜爱的人常见吉事。』

《长部•第16经•大般涅盘经》

居家供僧对维系僧俗之间的和谐带有着深远的影响。透过居家供养,出家人与在家人有机会来个更亲切的交流与互动。僧众因此更能够了解施主的状况而给予适当的教导与安抚,而施主也将能更了解僧众的行持与职责,以籍此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与误解。House dana犹如僧信联系之桥梁,也是有智慧的施主们福慧增长的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亲自施即是亲手非通过他人所做的布施。巴利经典的《长部•大弊品宿经》提及亲自施比非亲自施有更大的福报。

[2] 细心施是适当与细心准备的布施。譬如布施花,在摘好花后,施主把它们做成漂亮的花束才布施,这是属于有适当与细心准备的布施。若少了细心准备,而只是把摘自树上的花原样地拿去布施,以为只是布施花就够了,这是属于不细心施。一些古代的作者把"sakkacca-dana"和"asakkacca-dana"译成缅甸文时,它们的意思变成是「有敬意的布施」和「无敬意的布施」。这时常误导现代的读者,以为它们的原本含意是布施时对受者有或没有敬意。事实上,「有敬意」在此的意思只是对布施细心的准备而已。

[3]智相应施是在布施时,对于思和布施的果报具有明觉心是为智相应施。若只是纯粹跟随别人做布施而没有明觉心,那是属于智不相应施。在此必须说明在布施时,只是对布施的因果有醒觉心已足以形成智相应施。关于这点,在此必须解释如下的训诫:「每当布施时都必须具备观智,如下:我这施者是无常的;布施之物也是无常的;受者也是无常的。无常的我布施无常的东西给无常的受者。每当布施时,你都必须如此观照。」这个训诫只是为了鼓励修习观智,不可误以为没有观智的布施即是智不相应施。

事实上,欲培育观智的人首先必须舍弃我、他、男人、女人的观念,即我和自己的假相,而只是观照他们为名色蕴。接下来必须观照与了解到这些名色蕴的本质是无常、苦、无我的。若不能分别名色蕴,而只是以世俗的观念来省察「我是无常的;布施之物是无常的;受者是无常的。」真正的观智是不可能如此生起的。

[4]布施时有配以其他合用的物品是有陪施。例如:在布施食物为主要物品时,也同时布施其他适当的必需品与资具是为有陪施。若除了主要的食物之外再无其他陪同的物品,那么,这是无陪施,在布施其他东西时也是如此分别。佛陀有许多随从的这一特相即是过去在行菩萨道时常做有陪施的成果。

[5]善士施有五种。有五种由有戒行之人所做的布施:

一、确保食物是新鲜、清洁、有益与受到细心准备的布施。
二、布施的时充满恭敬心。
三、亲手布施(自无始轮回以来,有许多世我们是缺手缺脚的。今生有幸得以手脚具足,我们就应该掌握稀有的布施机会,亲手去做,省思我们正在善用自己的手来为未来的幸福与解脱而奋斗。)
四、细心的布施,而并非有如把剩下不要的东西丢掉一般。
五、布施时具备了业报智。

还有另外五种善士施:

一、信施:布施时对因果法则具有信心。
二、细心施:确保食物是新鲜、清洁、有益与受到细心准备的布施。
三、应时施:在适当的时刻与情形之下所做的布施。如在用餐的时刻布施食物、在卡提那时布施袈裟、在生病时布施药物。
四、摄益施:布施是为了帮助受者或向他表示善意。
五、无破损施:布施时没有破坏到他人之尊严。

这五种布施都会带来极大的财富。除此之外,信施也会带来清秀美丽的相貌;细心施则使到施者的随从与侍者都很细心及服从命令;应时施的果报则是在适当的时刻带来极大的利益,或者每当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时常出现贵人扶助;由于摄益施,施者在善报来时可以真正地享受它;由于无破损施,施者的财富不会受到五敌:水灾、火灾、国王或政府、盗贼与敌人摧毁。

附录:

『阿难达!布施给僧团的功德与果报是不可计算的、不可衡量的。
我宣布,布施给个人的功德是永远不可能大过布施给僧团的功德的。』
《中部 • 施分别经》(M.III.iv.12 Dakkhiõāvibhanga Sutta)


致世界上所有曾经在过去布施过僧团的善人们、正在布施给僧团的善人们以及将在未来布施给僧团的善人们:
请大家为自己所做的布施生起无限的欢喜心,因为大家正在布施给世间最无上的福田 ━ 僧团,是大家应当虔诚礼敬、欢迎、布施供养及合十顶礼的。

愿大家的供养是具足六种素质的,
即布施者的三种素质:布施者在布施前充满欢喜;布施者正在布施时充满欢喜;已经布施后也充满欢喜。

和受施者的三种素质:受施者已经远离贪爱,或正在努力断除贪爱; 受施者已经远离嗔恨,或正在努力断除嗔恨;
受施者已经远离无明,或正在努力断除无明。

如果一项布施或供养具足此六种素质的话,它将会带来无量与崇高的果报。以六种素质所行的供养,其功德的巨大数量是不容易掌握的,只能以不可估计的、无量来计算,就如大海洋中之水不容易被衡量,我们不能说:“大海洋中的水有这么多桶、有几百桶的水、有几千桶的水,有几十万桶的水”一样,大海洋的水只能以不可估计、无量来计算。同样的,以六种素质所行的布施供养之功德也是难以衡量,其巨大数量真的只能以不可估计、无量来计算。

愿大家所做的布施都是与无贪alobha、无嗔adosa、无痴(慧根paññindriya)三种善心所[1]相应的殊胜善业;
无贪是布施时清净无染的心,一颗不期待受施者的任何回报与帮助的心;

无嗔是对僧团无比的恭敬心和欢喜心;

无痴是对佛、法、僧三宝和业力法则(因果业报) 皆有充分且不摇动的信心,所做的善举只是为了累积善业,累积菩提道的资粮。

大多数的布施者在布施时的心所只有与无贪和无嗔的善心所相应,而没有与慧根相应的,因为许多布施者在布施时不会去想他 (她) 所做的一切,无论善业或恶业都是能带来果报的。业力是通一切有情,无论是圣者或是凡夫、无论一个人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一个人相不相信业力的法则、也不管一个人期待或不期待有什么果报,只要一造业,无论是善恶,一定都会带来果报,因为这是宇宙永恒不变的法则,就像一颗种子被种下后,当遇上因缘具足时,肯定会发芽结果的道理一样。如果他(她) 在布施行善时并没有这样的如理思维,那么,在他 (她) 布施行善时那一刻的心是属于与智不相应的欲界善心[2] ,即缺少慧心所,只有无贪和无嗔的美心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ūpa与涅盘Nibbāna是四种存在于这宇宙间的究竟法。究竟法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sabhāva而最终存在、已经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之法。心所是与心同时发生的名法(精神现象),心所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全面的识知目标。心所必须与心一起生起灭去,缘取一样的目标,它们的关系犹如国王与大臣一样必须互相依赖来执行任务。

[2] 有8种欲界善心,4种与智相应的心和4种与智不相应的心。与智相应的心是具有无贪、无嗔与无痴的三善因,与智不相应的心则只有无贪与无嗔,而没有无痴的二善因,这些心都能送出投生欲界善趣的8大欲界果报心。

如果一个人在布施时的心所只有与无贪和无嗔相应,而没有与慧根相应时,那么以后这个善的果报成熟时,这个善业并不会为受报者带来智慧,因为导致投生为人或天人时的结生心[3]是不具有慧根的美心所,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当一个人因为过去的善业令他(她) 现在享有大福报时,如果没有智慧来作引导,他 (她) 就更容易滥用权力和财富来使自己过度的放纵欲乐,乃至为自己的愚痴造下大恶业,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如历史中也常记载的,为人类文明带来浩劫、战争和灾难的独裁者、暴君和野心家,他们存在于世间只是为人们带来痛苦和破坏,这是因为他们在过去做善业时的心所没有与智慧(无痴)相应之故,或者虽然有与智慧相应但在做善业时前后的心态是低劣的,而当这善业的果报成熟时导致投生为二因者duhetuka [4] 。一个有智慧又有大福报的三因者tihetuka会好好利用他(她) 的权力和财富来利益众生,为自己累积菩提道资粮的同时也为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如佛陀时代杰出的在家圣弟子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a和维沙卡Visakha一样。

愿大家在行善布施时、对三宝及因果业报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修习三轮体空:思维没有一个 ‘我’ 在行布施,没有被布施的东西,也没有接受布施的人,因为一切事物只是一堆名法(精神现象)和色法(物质现象)组成而已 。只有具足了无贪、无嗔、无痴三因的殊胜布施才能带布施者朝向苦灭之道。

还有不要忘记回向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谨以此供养僧团的功德,以及无论现在或于是过去所作之功德,回向给我们历代以来的父母亲、师长、有戒德的贤者、善知识、恩人、所有的亲戚朋友、所有已逝的亲属朋友、所有天神、所有佛教的护法神、我们的守护神、家里的守护神、寺院的守护神、这区域的守护神、世界的守护神、所有鬼道众生及一切众生分享。 愿所有众生接受并随喜一切功德,愿他们都快乐健康、平安幸福、胜吉祥、远离一切痛苦和危难。

分享或回向功德本身就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善业,就如一个火焰不会因点燃其他油灯而减损其亮度,因此当其他人受邀随喜功德时,功德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就好像当我们处于原本只有一把火焰亮度的室里时,我们将室内唯一的一把火焰点燃其他周围的灯芯,室内反而变得更明亮的道理一样。同样的,分享功德就像我们在点亮他人善的心灯,我们可以想像到整个世界乃至宇宙也会因为我们的分享与回向功德而变得更灿烂光辉,是不是多么殊胜的事呢?
无论大家在未来成就何种菩提(正等觉、巴支咖菩提、上首弟子菩提、大弟子菩提或普通弟子菩提,依照个人的愿力) ,愿大家所做的一切功德,都成为菩提道上的资粮。愿大家布施、持戒、禅修、恭敬、服务、回向功德、 随喜功德、听闻佛法、弘扬正法、正直己见之福业都能成为大家早日证悟涅盘的助缘。

SĀDHU! SĀDHU! SĀDHU!

参考数据:

1.中部•第142施分别经、增支部•六集•天品•第37经,《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2.《布施之道》(无上的布施) 缅甸帕奥禅师讲述 能融法师译。
3.《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菩提比库英篇 寻法比库中译。
4.《摄阿毗达摩议论》阿耨楼陀著 叶均译,Sayalay Susila讲。
5.第23故事— 金褛衣的布施,《阿含经故事选》庄春洪编著。
6.《礼敬逝者》奥智达比库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欲界8大善心所产生出来的欲界果报心都能在有情死亡后投生的那一刻执行结生作用,叫着结生心patisandhicitta,因为它把新的一生与前世连接起来。欲界果报心执行结生作用只是在一生中出现一次,即在投生的那一刹那。

[4] 就像复印的原理一样,影印本的素质绝对不可能会超过原装本的素质;三善因的欲界善心能产生出三因或二因的欲界果报心,而二善因的欲界善心只能产生出二因或无因的欲界果报心,依造业者在造业时的心力和心态而定。在造善业时的心力特别强盛(如造善业时的前中后都充满无比的欢喜),清净无染、又具因果业报思维的心是肯定能产生殊胜三善因的善果报心,只有具足殊胜的三善因结生心的梵天人、欲界天人或人类才能证得禅那、证悟圣道圣果与涅盘。在造善业的前后,如果内心受到烦恼污染,如自赞自许、贬低他人、行善后懊悔等等就将导致该善业的素质降为低劣。低劣的三善因善业及殊胜的二善因善业只能产生二因的结生,二善因结生心的天人或人类是不可能在当生证得任何禅那、证悟圣道圣果与涅盘的,因为在其结生心不具有慧根故。低劣的二善因善业只能产生无因的结生,如先天耳聋、残废、智障、痴疯,以及中性、双性与无性人。虽然低劣的二善因善业能够投生为人,但他们的结生心都是无因的(既没有无贪、无嗔与无痴的美心所)。无因的结生心既软弱又不稳固,不能产生出健全的眼根、耳根、性根等,而其残缺则早已潜伏在引致投生为人的业。所有恶趣众生的结生心也肯定是无因的。

站在同一阵线的南北传承弟子们,在学想:对于每个爱护佛教、维护圣贤僧众的佛弟子们都不愿意看见不法之徒假冒出家人身份或以佛教名义进行不法勾当的丑闻一再响亮于诸报端,成为民间茶余饭后的讥讽与笑话 ,同意吗?站在因果业力的宇宙法则上,我们的确悲悯这些严重造孽的不法之徒,为了只是区区短暂的利益蒙眼而为自己带来更长远的不幸与痛苦 ;既使他们今生不被现有的法律制裁,也难逃业力法规的惩罚。对于他们不爱惜自己的举止,除了感到遗憾与悲悯之外,身为佛弟子的我们也应当尽能力向大众传播如何辨别真假出家人的讯息,让他们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借佛门造孽。若当一个出家人真的是两袖清风、一无所有,社会民众皆晓得出家人的戒律与托钵的真实涵义,当假出家人根本就是无利可图的“行业”,难道会有人要假冒敛财吗?

通常南传假出家人是由泰国人,他们以游客身份入境后就在大马‘淘金’,以正在为立于泰国某处的佛庙、佛像等召募建筑经费的理由沿街向民众搜刮义款。不过慈悲的北传贤者善友们,如果您们有机缘遇到真正在托钵乞食的南传出家人,愿您们也不要错失种福田的好良机哦,供养出家人食物或如法必需品,为您们的道业上累积殊胜的菩提资粮与往生净土的助缘。对于有关南传戒律允许的供养方式欢迎参考上述的指南。Sādhu sādhu sādhu。

不同佛教传承的真假标准也当然不同,希望日后也有北传佛教的贤者善知识为大众指点和传达如何辨别真假的北传出家人的讯息(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假出家人),由泰国与中国‘入口’的假出家人的确让大马佛教界伤脑筋 。让南北传佛教的弟子们共同携手向‘假托钵,真要钱’的伪僧伽说:“不”,捍卫佛教尊严与形象,是我们四众弟子的责任。

在学文疏才浅,尚在学习当中,如果这篇指南有出现疏漏不足之处与错误的地方请诸智者善友们不吝啬给于指教与补充,感恩。

护持南传出家人之指南

门答咖允许 Meõóaka Kappati:
『诸比库,若人们有信心、净信,
他们将金钱放在净人的手中:

「请以此给于尊师所许可的〔物品〕。」

诸比库,我允许你们接受由此〔所得的〕许可的〔物品〕。
然而,诸比库,

我不说〔你们〕能以任何方式接受、寻求金钱。』
《律藏•大品•药堪塔咖》(Mv.299)

上座部佛教(南传)传承的法律下出家的修行人只能接受如法必需品的供养,而不能接受和拥有任何形式的金钱,如钞票、红包、支票、现金礼卷、信用卡、提款卡、金银珠宝等。所有受南传比库[14]戒、沙马内拉[15]戒和十戒尼[16]的上座部传承出家人接受金钱、使用金钱、管理金钱、支配金钱或做交易买卖都是属于犯戒[17]的行为。在不持金银学处下,由亲人眷属、施主、无论个人或团体、寺院或道场定期发给的钱作为日常开销,或者作为接引众生发展弘化事业的经费,南传出家人一律不得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库,古代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芻」等,今依巴利语bhikkhu音译为「比库」。是指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15]沙马內拉:古代依梵语sràmaõeraka音译为「沙弥」「室罗摩拏洛迦」等,今依巴利语sàmaõera音译「沙马內拉」。是指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

[16]出家十戒,巴利语dasa-pabbajja-sīla。因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比库尼bhikkhuni传承已经断绝,所以女众若想出家修行,可以成为八戒尼或十戒尼(sīlamatà, sīlavatī)。此出家十戒是授予那些住在寺院、剃发出家修行的十戒尼众,其內容与沙马內拉十戒相同。一般上都称为sayalay(缅甸称呼)或美琪(泰国称呼)。

[17]在南传比库227条戒中,有四条有关系到钱的戒,即:

一、金银戒(rūpiya sikkhàpada,舍堕nissaggiyà pàcittiyà第18条)
二、金钱买卖戒(rūpiya samvohara sikkhàpada,舍堕nissaggiyà pàcittiyà第19条)
三、王戒(raja sikkhàpada,舍堕nissaggiyà pàcittiyà第10条)
四、门答咖戒(meõóaka sikkhàpada南传律藏•大品•药犍度)

南传沙马内拉与十戒尼必须遵守10戒,第10条就是:不接受金、银和钱。这意为着沙马内拉与十戒尼在实际上也和比库一样,要遵守所有关系到钱的戒条。

如果一位施主拿着一笔资金想要供养一位受南传戒的出家人[18]作为四种资具(即衣、食、住、汤药)或其他如法必需品的等值,為了避免出家人犯戒,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如果施主知道该出家人的净人[19]是谁的话,那么施主可以直接把资金交给能负责的净人,然后由施主自己或净人向该出家人提出妥当如法的邀请。如果施主不知道净人是谁,那么施主应当先問谁负责当淨人,施主可以问出家人:

- 「尊者/bhante,请问谁是为您服务的净人?」
- 「尊者/bhante,我要供養您,请問您的淨人是谁? 」
- 「尊者/bhante,某某施主想要供养您如法必需品价值xx元,请问您的净人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里的南传出家人是指比库、沙马内拉以及十戒尼。

[19]净人,kappiyakàraka简称kappiya,使事物成为比库允許接受或使用,护持比库持净戒和服务比库之人。有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净人是替比库收钱的,事实上,净人是在替施主保管供养比库能换得如法必需品的钱。若他已如法邀请比库,则他也在替比库保管让比库在需要時可以索取的如法物品。

确知能为出家人处理如法必需品的净人之后,施主就把该资金交给净人,然后再向该出家人提出供养的请求,或者由该净人向出家人提出邀请(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最少一人,无论是由施主亲自邀请或者由净人向出家人提出邀请)。 施主的邀要法可以经由口头邀请,也可以通过书面、邀请卡、供养卡邀请。

在提出邀请时,施主可以说:

-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您如法必需品价值xx元,已交代给某某净人。当您需要任何如法必需品時,可以向他要求,他将会供养必需品给您。」
- 「尊者/bhante,我已经委托了如法必需品的基金xx元给您的净人,当您需要任何如法必需品,可以向他索取。」
- 「尊者/bhante,必需品资金已经由我们交给净人了,您随时可以向净人领取所需的如法必需品。」
- 「尊者/bhante,您的净人已经受我委托了,请在适当的时候找他,他将供养您如法必需品。」
- 「尊者/bhante,我已经把一笔钱交到净人的手中,请您找他领取如法必需品。」

如果施主对一位南传出家人有充分的信心,他/她可以向该出家人提出终生的邀请,让出家人何时都可以向施主提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要求:

- 「尊者/bhante,不管任何時候您有任何需要,您都可以向我索取/提出。」
- 「尊者/bhante,如果您有任何需要的时候,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內,您都可以向我索取。」
- 「尊者/bhante,在任何时候,如果尊者有什么需要可以向我提出,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将尽能力满足尊者的要求。」
-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您四资具(即衣、食、住、湯药),您随時可以向我索取。」

¥
这种邀请法只是限定四资具的供养。
- 「尊者/bhante,如果您需要任何帮忙或服务,可以跟我說。」

¥
这种邀请法只能让出家人向施主请求幫忙而不能向施主要如法必需品。
- 「尊者/bhante,我已经将钱交给负责建造孤邸的建筑商/工匠,您只需要监视他们工作是否适当就行了。」
- 「尊者/bhante,无论您需要什么东西或要将什么东西给于什么人,尽管派他们来我这里拿。」
- 「尊者/bhante,我将把钱交给净人或给我自己的人,或我亲身保管,您尽量接受、使用得自于此的必需品。」
-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您换必需品的礼卷价值xx元。」

¥
只能换取如法必需品,而不能兑换现款的礼卷或书卷等可以允许接受。
- 「尊者/bhante,您所有的医药所需由我来负责。 」

有时因为一些施主向出家人提出不当的邀请之词句,而导致该供养变成不如法,在这情况下如果任何南传出家人以三种方式[20]中的任何一种来接受供养就违犯戒律。所以在用词时要谨慎,不要牵涉到供养金钱,或尽量不要提出与钱相关的语词。以下是一些错误、不如法的邀请法:

_ 「尊者/bhante,请问您有净人吗?我要供养xx元给您。」
_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您红包xx元,我该把这些钱交给谁?」
_ 「尊者/bhante,我想供养您xx元作为您如法必需品的资金,请问谁是您的净人?」
_ 「尊者/bhante,我该把这笔作为您购买如法必需品的钱交给谁?」
_ 「尊者/bhante,某某施主叫我把这红包交给您作为您的必需品资具,请问我该交给谁?」

¥
以上的几个例子,当施主以错误的方式问时,若出家人指出净人就犯舍堕nissaggiyà pàcittiyà,因为这是命令他人为自己接受金钱。对于不如法的邀请,出家人唯一能做的只是拒绝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三种接受的方式为:

一、自己接受金钱:当施主供养金钱或红包给比库时,比库亲自拿取金钱;或当他在任何地方发现金钱,而此金钱不属于任何人时,他亲自拿取金钱。

二、命令他人为自己接受金钱:当施主供养金钱给他,或自己发现金钱时,他命令他人为他拿取金钱。

三、允许他人将钱放在自己身旁或为自己保管金钱:当施主说:“尊者,这些钱是供养您的”,而比库允许他们将钱放在自己的附近收藏起来。

_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您如法必需品的基金xx元,已经托付给您的净人。」

_ 「尊者/bhante,请接受这笔买如法必需品的钱吧!」

_ 「尊者/bhante,某某人委托我将这笔钱供养您作为如法必需品,请将钱收下。」

_ 「尊者/bhante,某某人派我来送钱给您买袈裟与钵,请将钱拿去。 」

¥
以上几个例子都很表明供养出家人的是钱(基金),而不是如法必需品,出家人听了若接受就犯舍堕。如果一个施主拿着钱、红包或以纸袋包着钱,虽然施主口头上并没有说要供养金钱,而对着出家人表明说:「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您必需品。」或者说:「这是作为您换如法必需品的。」然后把钱放进钵里、放在地上、放在出家人的身边或放在某一处,出家人也一律不能接受。如果在家施主以不如法的东西供养南传出家人,施主将得到的是「非福」(apu¤¤a),因为不如法的供养能导致出家人犯戒,而对施主本身来说也是一种不善业。

_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您xx元,作为您的飞机票、車票等。 」
_ 「尊者/bhante,如果您需要经济的支持/经济上需要帮忙,请跟我說。」
_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支持您的生活费。」
_ 「尊者/bhante,您的车费、交通費用、电话费我來出/付/供养。」
_ 「尊者/bhante,我为您付所有的医药费。」

¥
因提到「費」、「費用」,是比较可议,为不恰當之供养法。应当改提供养「生活所需」、「机票」、「药物」、「电话卡」比较好。

「我将这笔基金供养给僧团,尊者/bhante们,请从这里取得您们的四事供养。」

_ 「尊者/bhante,我要供养这笔基金给僧团,建一座禅堂、斋堂、厕所或其他。」

_ 「尊者/bhante,我们为了佛塔、寺院、孤邸、新建筑而供养这些钱,请您拿去保管起来。」

¥
南传出家人不仅是不准许为自己个人接受金钱,既使是要赠给僧团、一群的出家众、自己的父母与亲人、其他人、佛塔、寺院、慈善机构、倡印佛书、建设寺院或做为其他用途的义款、救济基金等,南传出家人也都一律不准许接受。如果有南传出家人接受这些钱后拿来买必需品或用来建道场的话,那么该必需品或道场都是属于舍堕物或舍堕道场(不如法物品或道场),不能为其他南传出家人使用。如果没有提到僧团、僧群或个别出家人作为接受者,施主们只是说:「我们将这笔基金供养佛塔、寺院、孤邸、新建筑或作为僧团的四事供养。」那么出家人能通知其净人说:「这群施主们是如此如此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出家人不需要拒绝,因为在场的出家人没有被要求接受这笔钱。除了告诉净人他们所说的话之外,出家人什么也不能做,他们不能接受这笔钱。

要分辨以上两类邀请法如不如法其实很容易,如法的邀请法只是供养南传出家人如法四资具;而不如法邀请法是供养金钱。在一些情况,如果有施主把钱掺在必需品一起供养,比如供养的书籍中夹有金钱、红包(无论施主是有意或无意的),接受供养时出家人也没有察觉到而无意中接受的这些‘意外’的钱,虽然出家人没有图意,但也能构成犯戒。出家人能做的是对犯戒不覆盖,接着把这些钱如粪便般舍弃或丢掉。

南传比库是不能向沒有作出姿请的非血缘要求任何的必需品(生病的比库是可以向任何人要求药品)。如果想要供养但又不知所需者可以向出家人提出邀請,或者直接跟出家人的净人联系。对于那些没有净人服务的南传出家人,施主也绝对不可以为了方便而供养金钱,只能供养佛陀允许的必需品如:佛像、钵、袈裟、坐卧具、针盒、腰带、滤网、剃刀、日式拖鞋、药品、书籍、文具、车票、机票、船票等。如果施主不确定南传出家人需要些什么,那么施主应该自动向出家人提问,或者邀请出家人在有任何需要时可以向施主本身开口要求。

除了供养南传出家人如法必需品之外,施主也可以直接把慈善义款、材料、交通工具等布施给有关道场/寺院的管理人、负责人或护法团体来应付僧伽生活费、或作为道场的建筑经费、道场行政开销、日常开销维持如水电费、电话费、等等杂费、弘法支出、或做为载送出家人之用等。也有些护法会员或自愿的信徒每月固定捐献若干数目给寺院道场,让管理人或出家人的净人来作适当的分配与管辖这些钱,总而言之不可交给僧团或南传出家人。金银、钱币、货币等基金是造成违犯舍堕罪nissaggiyà pàcittiyà的犯因。珍珠、宝石、珠宝、七种未煮的谷物、生肉、妇女与少女、男奴与女奴、马象、家禽、田地与土地是造成违犯恶作罪的犯因。这些都不许为个人、僧团、群体、或其他人而接受。除此以外,基于出家人的威仪与形象,南传出家人是不允许自己开车、驾电单车或踏脚车的。

在南传佛教的巴利圣典中找不到一处有记载到因为南传出家人没有净人服务、或是因为净人不可靠或捲款而逃、或为了种种善巧方便、为了佛教事业、为了宏法利生的目的等等之宏伟的理由而开缘持钱。一个戒行清净、生活谨遵佛陀所制下戒律、无论多小都不随意取舍、对任何应当学习的学处都正持学习、对微细的罪过都见其怖畏的出家人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宏法与身教。不仅如此,同时也是真正在护持佛陀的正法久住,让更多的众生能够获得至上法义的熏陶。

主要参考资料:
南传佛教出家戒律:比库巴帝摩卡Bhikkhupàtimokkhaü – 马兴德比库编译
http://aiwah.blog.163.com/blog/static/1068798220075134318779/
沙马内拉学处Sàmaõera sikkhàpadàni-马兴德比库编译

分文不取A Life Free of Money 原著者:汤敏达比库 编译者:库那威罗比库等
http://dhamma.meibu.com/books/yuanshifojiao_bcjyj.htm

不持金钱学处指南 - 帕奥禅林学众
http://buddha-spath.com/redirect.php?tid=2781&goto=lastpost

沙门果经及其注疏 菩提比库英文编译 德雄比库 中文主译
http://www.buddhastation.org/samannaphala.html

南传佛教在家居士须知 Bhikkhu Santagavesaka觅寂比库)编译

试论南传佛教的传承 马兴德比库著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65

相关课题报道与评论:佛总佛教论坛
http://www.mybuddhist.com/newsevents/FoJiaoLunTan/zjhs-001.htm

佳礼佛教法音
http://chinese2.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961751&highlight=%2Bvajira
http://chinese2.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924413&highlight=%2Bvajira

南传出家人托钵时供养须知

无论在什么场合或地点看到穿着南传袈裟的出家人正在托钵,施主有生起意念要供养之心时,切记不要往钵内放进金钱或红包。佛陀制定钵的目的,只是让出家人用來在托钵時接受食物或如法必需品而已,纵然是为自己的父母亲而托钵也好、或即将病死也好,没有任何一种理由或情况之下,钵被利用来接收金钱或红包。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施主可以依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喜好来供养一些主食或副食品,荤食[6]或素食皆可,要供养出家人的肉食是必须很明确是三净肉[7]和佛陀所允许的肉类[8]。同时可以布施水果[9]、糕点、饼干、甜品等小食。此外,也可以布施南传出家人午后果汁[10]、佛陀允许的七日药[11]、终生药[12]或混合药[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南传佛教的戒律中是没有规定出家人一定要持素,一位南传比库由于被禁止煮食(沙马内拉与十戒尼依然可以)而必须完全依赖施主的供养,身为一位出家人必须易于接受供养与护持。除了生病以外,一位南传出家人是不能向施主要求合意的食物,他必须接受人家供养的任何食物。再者,出家人对于食物的省思犹如服药一般,只是为了滋养色身,消除饥饿的苦受,以便能继续修习梵行而已。

[7]佛陀允許出家人食用三边清净的魚肉:

不见 (adiññhiü) ——施主所拿来供养的肉,是出家人并没有看见这是专为出家众宰杀的动物、鱼虾。
不闻 (asutaü) ——所拿来供养的肉,是出家人并没有听说这是专为出家众宰杀的动物、鱼虾。
不疑(aparisaïkitaü) ——知道这是排除了见疑、闻疑,以及两者俱非疑的鱼、肉。

[8] 在《律藏•第四部•大品》里,佛陀有规定比库们不可以食用十种肉,即:人肉、象肉、馬肉、狗肉、蛇肉、獅子肉、老虎肉、豹肉、熊肉和土狼肉。除了这十种肉之外,其他肉类是被允许的。

[9]在南传比库的戒律中,比库是不允许伤害土地、植物,乃至有生长能力的种子,如果供养比库的食物中有水果,而那水果的种子有生长能力的話,那么施主应当学习作净方法,并为那位比库作净。「作净」在此是指,由沙马内拉或施主等未受具足戒者把植物或水果用刀子、火或指甲等作成比库可允許使用的方法。其方法是:當水果等还在施主或净人的手上時,或比库把水果等交给净人后,比库說:“kappiya§ karohi(你作净)”,净人一面用刀子或指甲等割(划)破并回答:
“kappiya§ bhante(尊者,已作净了)”。假如水果很多时如葡萄等,先把水果放在盤子、碗或篮子等容器,使每个水果都连接碰触在一起后才作净。不要只拿一个起來作净,而是在作净時它们都还碰触在一起。如此在一个水果作净時,其它的水果也算全部都作净了。如果可以的话,是在供养之前把水果里面的种子完全都去掉会比较方便。

[10] 午后果汁称为时分药yàmakàlika、也可称为非时果汁或非时浆,是只限制于一天之內食用的水果汁以及未煮过的蔬菜汁。南传出家人在过了午后不再进食,下午一直到隔天黎明升起之前,出家人是允许饮用非时果汁来止饥渴。

在《律藏•药堪答卡》中有提到除了榖果汁、煮熟的菜汤与蜜花汁之外,一切诸小果如葡萄、苹果、芒果、香蕉、橙、柠檬、荔枝果等等、一切叶汁、一切花汁以及一切甘蔗汁皆允许榨成非时果汁。
根据律藏的注释,有九种大果以及一切其他种类的穀物是不被允许拿来作非时果汁的,这九种大果分别是:
一、椰子nàëikera(无论是椰浆santan或纯椰子水)。
二、棕榈果talà,马来语称为nira 的甜果汁,这种汁液发酵后也可制成酒的。
三、菠萝蜜果panasa,即马来语称为nangka的水果 。
四、面包果 labuja。
五、葫芦alàbu。
六、甜瓜kumbhaõóa,
七、某种甜瓜 pussaphala
八、某种黃瓜 tipusaphala
九、黄瓜eëàluka。

非时果汁的制作方法是:由沙馬內拉或在家人等未受具戒者把欲搾成汁的小果压挤后,以布虑出渣滓。滤过了的果汁再调于冷开水稀释,可加糖或盐饮用。任何经煮过了的蔬菜汁和水果汁皆不可在午后饮用。不过,放在太阳下面加溫则是允许的。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包装果汁如苹果汁、橙汁、葡萄汁等,在出厂前为了保存的关系而经过高溫消毒,因此也不适合过午饮用。

对于受持离非时食学处的南传出家人与持八戒者,麥片、美禄 (Milo)、好力克 (Horlic)、阿华田(Ovaltin)、牛奶、豆浆、红豆水、米浆、番薯汤、巧克力、乳酪、冰淇淋及三合一咖啡都是属于嚼食,一律不许在非時服用。根据斯里兰卡及泰國佛教的传承,不加奶精的纯咖啡允许在非時服用。由于缅甸人把茶叶当食物,故缅甸传承的出家人过午不喝茶。但斯里兰卡和泰國传承的出家人则把茶当成终生药。

[11]七日药 (sattàhakàlika) 是允许南传比库在七天之内存放并食用的药。有五种七日药,即:
一、生酥navanita—牛油butter
二、熟酥sappi—精练奶油ghee
三、油tela—植物油与动物油
四、蜂蜜madhu
五、糖phàõita —蔗糖、棕糖、红糖、冰糖、砂糖等。
这里的「七日」乃是对南传比库而言,对沙马内拉与十戒尼则没有存放天数的限制。

[12] 终生药yàvajivika也称尽寿药,是没有规定食用期限的药品。此一类的药品一般上只是用来治病而不是当作食物来吃的。根据《律藏•药堪塔咖》,尽寿药可以分为六大类,即:

一、根药 (målabhesajja):姜黃(haliddaü)、生姜 (singaveraü)、菖蒲 (vacaü)、白菖蒲 (vacattha)、麦冬 (ativisaü)、辛胡莲((kañukarohiõã)、伍西拉 (usãraü)、蘇子 (bhaddamuttakaü)、其它根药。
二、涩药 (kasàvabhesajja):寜巴涩 (nimbakasàvo)、古答迦涩 (kuñajakasàvo)、巴多拉涩 (pañolakasàvo)、苦味的植物 (pakkavakasàvo)、其它涩药。
三、叶药 (paõõabhesajja):寜拔叶 (nimbapaõõaü)、古答迦叶 (kuñajapaõõaü)、巴多喇叶 (pañolapaõõaü)、古喇西叶 (gulasipaõõaü)、咖巴西咖叶 (kappàsikapaõõaü)、其它叶药。
四、果药 (phalabhesajja):威兰迦 (vilangaü)、胡椒 (maricaü)、毕帕利 (pipphali胡椒)、
柯子 (harãtakã)、川练、馀甘子 (àmalakaü)、苟塔果 (goñhaphalaü)、其它果药。
五、脂药 (jatubhesajja ):树脂、药脂樹 (hiõgu)、叶和茎以火提炼出的脂 (hiïgujatu)、叶和茎以火提炼出的脂与其他东西混合(hiïgusipàñhikà)、答咖巴帝 (takkapatti)、答咖般尼 (takkapaõõi)、萨周喇沙 (sajjulasaü)、其它樹脂药。
六、盐药 (loõabhesajja):海盐 (sàmuddikaü)、黑盐 (kalalonàü)、岩盐 (sindhavaü)、食盐 (vilaü)、于其他化合物混合之盐。

[13] 混合药是当有不同种类的药可能会混合在一起食用。混合之后的药应以其中使用期限最短的時间来计算。例如中药材一般上都属于终生药,但是若掺进了蜂蜜则成了七日药。如果在七日药或终生药中加进了食物,则只能在午前服用。例如:枸杞子、党参、肉桂等中药材都属于终生药,但是若加进鸡肉等一起煲汤时,则不得在非时食用。
不要在午后供养食物给南传出家人,因為南传出家人必须持守不非時食学处,既过了午后就不再进食,同時也不能貯存食物。应只在南传出家人允许进食的時间內供养食物,即天亮后至日正当中这一段時间,其余时候则为非时。过午一直到明天黎明之前这段时间是诸佛与诸阿拉汉(arahant,古音译为阿罗汉)不用餐的时段,故称为「非时」。马来西亚过午的时间大概是在一点到一点半之间。一些在泰国受戒的出家人仍然依据泰国过午的时间,即过了大马时间中午十二点后不再进食。不过施主可以在过午后供养南传出家人被允许饮用的非时果汁,也可以在任何時候供养药品。
同時也不要供养南传出家人不适合的物品,例如:烟酒、化妆品、香水、娱乐用品、游戏器材、金银、宝石、装饰品等。佛陀说假如有人供养不如法的东西给如來或如來的弟子,他将获得「非福」(apu¤¤a)。


由于南传出家人托钵時是必须光着脚的,所以为了对三宝表示恭敬,施主在供养時也应该脫掉鞋子,并下跪亲手奉着供养品放进出家人的钵。在托钵的清净出家人犹如一块「流动的福田」,有智慧的施主们总是时常把握机会在无上的福田耕耘播种,以累积福慧、明与行的种子和菩提道的资粮。

为了累积更殊胜的善业,一个有正信的施主在供养一位或多位出家人的时候内心会作意为供养以佛陀为首的僧团,而不是在供养个人,如此作意就不必去在乎接受供养的出家人是否戒行清净、修养高低、瓦萨(vassa,古音译为戒腊)大小等,对每一位出家人都一视同仁,一律为僧团的代表。
有关施主在供养时应有的心态请参考附录。


出家修行之目的与责任

『. . . . .纯陀啊!一个自己身陷于沼泽泥泞中的人想去把其他身陷沼泽泥泞中的人拉出来是不可能的。纯陀啊!只有一个自己不陷于沼泽泥泞中的人想去把其他身陷沼泽泥泞中的人拉出来才有可能 . . . . . 』《中部•根本法门品•抹减经》

作为南传出家人唯一真正的任务是勤修戒定慧三学,努力去除内心的泥泞━贪嗔痴,成就圣道圣果来利益众生,为人天的应供和精神导师。 此外,出家人尚担负着住持佛法的职责。住持佛法包括学习三藏圣典以传续佛陀的正法,以及说法利人。出家人通过从事高尚圣洁的梵行生活來培育心智,同時也通过实践佛陀的正法、律以及弘扬佛法來回报社群、自利利他。

在家信众供养布施出家修行者衣服、饮食、住所、医药等日用必需品,在物质生活方面资助出家人。而作为对广大信众的回报,佛陀要求出家人应当在言行举止上能夠作为人天师范、道德楷模,在心灵上、信仰生活上也应当对在家人起到帮助鼓励和皈依投靠的作用,出家人必須是在家信众的精神导師和心理医生。因此,一位南传佛教出家人除了严持戒律、潜心止观修行、保持佛法传承之外,还应当以适当的方式适時地向在家俗人宣扬佛法、开导群迷。

『诸比库,诸婆罗门、居士对你们有许多助益,因为他们供养你们衣服、饮食、住所、病人所需的医药资具。你们对诸婆罗门、居士也有许多助益,因为你们为他们宣说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的正法,显示完全圆满、遍净的梵行。诸比库,如此,通过彼此间的互相资助,使导向超越诸流、正尽苦边的梵行得以住立。』 《小部•如是语第•107经》

何谓邪命?

依照佛陀真正的胜法律中出家修行的南传出家人是依戒、中止、抑制来避免习行邪命—心的圣洁,出离了世间,与八正道结合,努力取得圣果为最终目标。依正命来过活是出家人必须奉行的职责,则出家人不得以邪命的方式而谋生。邪命为诡诈、虚谈、现相、嗔骂示意,以利求利等诸恶法所维持的生活,即受到智者所遗责的生活方式。

一位活命清净、依戒自律、具足正当的行为与行处的南传出家人是已经戒除接受金银、戒除沽酒抽烟等诸麻醉品、戒除歌舞戏乐及观看不适宜的娱乐表演如电视剧、音乐演奏、歌剧舞蹈、艺术展览、特技表演、运动球类比赛、阅兵列阵、军事演习、戒除诸类游戏与赌博如下棋、打牌、打球、猜字、舞刀弄剑、跑跳、唱卡拉ok、跳舞等下劣的行为、戒除弄拳秀腿卖武、戒除为人传递讯息、从事媒嫁与办理差事、戒除从事买卖、戒除装饰及美化身体的设备、戒除闲谈戏论、戒除争吵辩论、戒除替人看手相命理、预测财运、戒除占卜预兆、問卦测字、戒除推测福祸吉凶、戒除谈天地变易、戒除相学解梦、戒除做火供、戒除献供诸神、戒除预言气象、戒除看地理风水、戒除驱鬼解降、戒除超度亡魂、戒除洒净念咒、戒除操作巫术施降、戒除为战略顾问、政务国师、戒除星卜术、戒除解说征兆与预兆、戒除为人安排良辰吉日、戒除行医施药(除了出家人与近亲)等等一切低劣技艺而行的邪命( 更详细的敘述请参见《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 )。若能离此诸种邪命,即名活命遍净戒。

如何辨别真假的南传出家人

佛陀涅盘二千五百余年后之今日,僧众外出挨家沿户托钵之面貌轮廓,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依然常见;虽然目前在大马大多数的出家人都在寺院接受膳食供养,不过,尚有一部份四处云游、居住在山洞、野林或谨遵出家义务的南传出家人以及远道而來的泰國出家人仍以托缽方式取得一天主要之口粮。

其实要分辨南传的真假出家人很简单,只要我们多留意以下几点,那么假出家人就肯定无所遁形:

d 南传出家人是不得留胡须,身上皆不穿戴任何耳饰、珠链、项链、腰饰、腕环、臂钏、手镯、指环等等装饰物品。如果遇到一个显现南传出家相却留有胡须,身上珠光宝气又涂香的出家人要提升警戒。
d 根据南传出家人学处的众学法[4]:出家人在进入俗人住区時必须披覆整齐,即通披袈裟,不露肩膀以示威仪庄严。


在托钵时,南传出家人一律是光着脚不穿鞋子。有时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会有在家人(称呼为净人[5])随从护持,除了可以帮出家人拿食物之外,也有义务向公众传达怎样如法供养南传出家人的讯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众学法(Sekhiyà dhammà)的内容是关于出家众进入和坐在俗人住区、托钵时、用餐时、说法时等的行止威仪。
[5]净人,kappiyakàraka简称kappiya,使事物成为出家人允許接受或使用,护持出家人持净戒和服务僧众之人。

d 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非常注重行仪,无论在行走或等待供养时常眼垂低视、步行善缓、不高声嬉笑、不摇身、不摇臂、不摇头、不叉腰、不覆头、不踮脚而行于俗家间。在进行托钵时,出家人也不可做出任何怪异行动:如敲击钵、假干咳声、口中喃喃朗颂咒语、敲锣打鼓或故意在钵中放一些东西,然后摇动钵来发出声响、招摇过市以便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同时也绝对不会向公众“死缠烂打”要求布施供养。真正的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只是默默的站在公众可以看到的一隅等待施主供养食物。既使没有施主供养食物也是文静、善缓祥和的步行离开。

d 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可靠来辨别真假的准绳是:真正的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是绝对不接受金钱供养的,施主也只能把食物放进钵内。同时,真正的出家人是没有利用任何物品为饵如黄绳、彩线、佛牌、佛教卡片、书签、护身符等作为酬劳以换取食物的供养,一切依自于施主内心的意愿、善心与能力以不求任何回报而作的布施。无论在什么场合、地点,凡是有任何南传出家人以钵讨钱、或以黄绳、彩线、佛牌、佛像、符、念诵经咒、洒花水祈福等作为酬劳向公众换取金钱供养的出家人,非常肯定的、斩钉截铁的,一概是假出家人。

d 一个真正的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绝对不会向人“自我介绍”或“自我推销”一番,也绝对不会为了得到施主更丰硕的供养而向施主自我炫耀自己的德行、戒行或修行程度,因为这行为将对出家人的出家生涯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某出家人为了赢得名闻利养而向施主撒谎如宣称自己已经证得某种上人法如禅定、神通、智见、断烦恼、解脱、乐空闲处、证道果等,那么他将犯下无可弥补、无可挽救的重戒,即必须立刻脱掉袈裟还俗,终生不能再出家受南传比库戒。

d 除了在托钵时不能接受金钱之外,真正的南传出家人无论是为了什么目的也好,都不能以自己、他人、群众、僧团、任何道场寺院或佛菩萨的名义向公众人士募捐基金。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为了什么目的,也不管有没有获得警方的募捐准证,凡是公開在公众场合向民众募捐的出家人,一概是假出家人。

d 所有南传佛教的出家众都必须遵守过午不食戒,有的出家人尤其是泰国传承的出家人更持日中一食而已。在早晨大约八、九点左右就会有南传出家人到人群汇集的地方,例如市集、巴刹、餐馆、茶室、小贩中心开始托钵乞食。「正午」并不是指十二点正,而是指日正当中之時。如果依泰国传承出家的僧人就会依泰国的正午时间,即是在大马时间十二时就停止进食,其他传承的南传出家人就依照大马真正的过午时间,即从一点到最迟一点半之间(时间依季节而变动)。真正的南传出家人在正午过后就不会再出来托钵乞食,所以任何在午后一直到明天黎明升起之前在托钵的出家人,除了生病乞药之外,其他一概是假出家人。
有某些情形是例外:由于生病的南传出家人(尤其是住在森林或荒野的出家人)是可以在午后向任何人乞求药物如七日药[11]、终生药[12]、中西药、热水等,故也可能有真正的出家人在午后进入俗间为自己或为其他患病的出家人乞求治病的药物。无论如何,南传出家人既使病得再怎么重都好,也不会接受施主供养的金钱来医病或买药,只接受施主供养被允许的药物。明白这些戒律的公众就不会于午后,甚至是夜间,在人潮拥挤的地点如夜市场、小贩中心随便布施金钱予假出家人以助纣为虐。

d 在南传佛教的戒律上,出家人不仅不能接受金钱,既使在身上是不能持有金钱、也不能自行处理、使用、支配、管理钱财。在某些情况之下:例如一些出家人到某个地方宏法、朝圣或参学的时候,一位真正的南传出家人也有可能会临时驻扎在旅店。不过,这些出家人通常会有随从的净人在一路护持着,无论是住舍、食物、必需品、旅费等一切费用都是由在家人处理的。如果发现一些长期留宿旅店的南传出家人,并自行付旅店费、或自己上餐馆买食物吃、或出入商店广场购物、买烟、酒、日常用品、自行搭德士、巴士或自己驾驶交通工具等一概是假出家人。

d 除非有必要的事情如为自己医病、受在家人邀请开示解惑、宏法、出席公益与慈善活动、探访病人、为临终者诵经与助念等,真正的南传出家人是尽量不在午后进入俗家间,尤其是商场、购物广场、银行、投注站、赌场、娱乐场所等等这些充满吃喝玩乐、商务、赌博性质的场所,以免遭到没有必要的非议和受俗人的疑质,以维护出家人的威仪与声誉。作为身无分文、名下无恒产的南传出家人如果有事情非要到这些敏感地带不可,通常会有在家人或净人载送,整个过程都有在家人陪同。由于身上不能持有钱财,真正的南传出家人是绝对不可能在商场‘逛街购物’或流连在充满感官欲乐性质的场所。

以上所提供的几个准绳已经足以签定真伪,对于一位南传出家人是否能出示「僧伽证」已经是次要了。

佛总与许多正信佛教团体正吁请佛教徒与社会人士 ,无论在任何场所若发现这些假冒出家人的不法之徒向民众讨钱或以欺骗手段要求募捐就应该随即向附近警署报案,协助警方采取严厉与迅速行动将这些假出家人绳之于法。公众可拨电于警区主任联络或拨电03- 2262690 向佛总举报有关假出家人所在地,以便向当局投报。佛友们应该踊跃配合,拒绝给钱及举报假出家人,制止假出家人利用公众的慈悲善心讹骗牟利。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供养南传出家人之指南 upekkhànanda----- 托钵的意义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上座部南传的出家人[2]仍然依照佛陀当年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过着三衣一缽、挨家沿戶的托缽乞食。过去、现在与未来诸佛都依托钵乞食而活命,故出外托钵是南传出家人依佛陀所制下的正命过活, 也是身为一位南传出家人应奉行的一种职务。托钵乞食是四圣种当中的一种,四圣种意思是出家人应当对饮食、袈裟、住所、医药这四种资生用具感到满足。对出家众而言,托钵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除了生病,南传出家人是不能向非家或没有血缘的亲戚乞求想要的食物,而是必须满足于施主[3]布施的任何食物。托钵也能降伏骄慢,因为出家人了知自己生活上的衣、食、住、药都必须依赖施主供养,因此自己没有什么能引以为傲的。出家人外出托钵乞食的另一个意义是,透过出家人外出乞食,能籍此机会给予施主参与布施来累积善业,同时也可以藉此來弘扬佛法,广结善缘,这也是佛陀遊行弘化的传统方式。

[2]在此所指的南传出家人皆包括了所有受具足227戒的南传比库bhikkhu与沙马内拉(sàmaõera,古音译为沙弥)两者。

[3]施主,巴利文為dayaka义为布施者或供养者。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供养南传出家人之指南 upekkhànanda----- 马来西亚佛教的传承

马来西亚的佛教大体上可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大体系。北传佛教主要流传着「大乘佛教」或「菩薩乘佛教」,其经典来源于古印度雅语梵文(Sanskrit)语系佛经以及西域文字佛经。北传佛教按其经典语言体系又可以分为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又称「藏传佛教」、「藏蒙佛教」,俗称「喇嘛教」。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或可称为「声闻乘佛教」,也即讹称的「小乘佛教」。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虽然南北传承的体系一样被公认为佛教的主流,但基于各自传承所依据的经典不同,所以大马不同佛教传承的僧众也展现了不同的风貌与特征如一些戒律的受持与袈裟的区分,各传承的信众也都有各自的护僧方式。对于这些佛教体系之间的差异都不在此指南的范围,以下只是以南传佛教巴利语系的经律为依据。

在大马常见的南传僧众大致上可分为泰国的大宗派和法相应派;斯里兰卡的暹罗派、阿马拉補勒派和拉曼雅派;緬甸的都丹马派、水金派和德瓦拉派。南传佛教國家的僧团內部虽然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別,但这些派別在戒律、经典、教法等诸多方面并无分歧,依然以巴利经典为根据,仅是在剃眉、持傘、通披、偏袒、诵经音调与袈裟的颜色等等细节方面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差异。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供养南传出家人之指南 upekkhànanda----- 前言

前言

近年来的社会不法份子假冒佛教出家人[1]到处敲诈行骗的事件日趋猖獗,最常见的有假出家人在市场托钵时讨钱或贩卖佛教文物、冒用佛教的名义向公众人士募捐善款以及从事许多诱骗钱财等活动。出家僧众乃佛教的三宝之一,在弘扬佛陀教义上扮演非常重大的角色。假出家人事件之发生确实对僧众及佛教界的尊严与正信造成重大的冲击。社会善心人士在成为受害者的当儿,也导致一些戒行清净、出家动机圣洁的僧众也被蒙上不白之冤,在「真」托钵时难免被不解详情的人士以有色眼镜看待。
在“伪僧伽”的眼中,大马实乃“托钵天堂”,这种乱象发生最主要是这些不法之徒掌握到大部分的民众对佛教的教义与出家人的戒律一知半解,以及一些人喜欢寻求和依赖某些仪式或圣物上的庇佑如舍利、佛牌、袈裟布等,所以才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 。其实,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假出家人敛财”的社会问题,除了执法单位的持续努力之外,最根本的办法是从源头开始,即教育信众及公众,何谓“假出家人”?一边手掌拍不响,如果人人皆清楚出家人的戒律和为何要出家的真正目的,以及能够更深入了解正信的佛法,那么相信这些伤风化的邪象可以从根杜绝,假出家人的鬼蜮技俩就无法施展,也无从下手了;诸善人的慈善心不会被滥用,菩提种子也不至于播种在不毛之地。
当然,要完全杜绝假出家人招摇撞骗与利用佛教名义敛财的歪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话虽如此,对于一个护教心切的正信佛弟子,能够做到的就是尽自己的本份与微薄力量多向大众传达如何鉴别真假出家人之讯息,只为了一颗想护持如法佛教僧众的赤子之心,护持那些正在过着圣洁生活的出家人、维护那些真正努力在圆满清净梵行的僧众之清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般上公众比较倾向以「和尚」称呼佛教出家人,虽然「和尚」肯定是出家人,但并不是所有出家人都可以被称为「和尚」。在南传佛教,和尚即是戒师
upajjhàya:又作戒和尚、和上、和阇等。意译为亲教师、近诵、依学,乃出家弟子对其受戒师父的尊称。戒师必须是受比库(bhikkhu,古音译为比丘)戒后已满十年或十年以上,资深有德,博学而且善巧,奉持净戒,充分理解教法与戒律才符合成为新戒出家人依止的戒和尚。
然而,「和尚」这字眼对大部分的中华民族来说是带有贬词、庸俗之义。在某些流行的电视剧、古代中国文学或民众的思想中常透露着不正确的观念与讯息:较普遍的是剧中人在情场或商场失意后看破红尘入空门,其他则因为负债逃避债主而出家、为了糊口而出家、为了逃避种种人事问题而出家、为了改霉运而出家、为了参学某派武功绝学而出家、蒙受严重精神打击、心理出现问题或者患重病等死而出家等等;从中而知在过去中国社会轻视、诋毁出家人的思想余毒,似乎仍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再加上现代流行的假出家人事件冲击之下,以及某些出家人(无论是真或假)以算命、占卜、驱魔、看风水等邪命来谋生,更增添了不少俗人对出家人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怀有成见与反感。
为了表示尊重,一个有正信的佛弟子是鲜少以「和尚」或「尼姑」来称呼真正的出家人。「和尚」同一个字眼在正信佛弟子与一般俗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释义,对正信佛弟子来说,真正的出家人是他们眼中的无上福田、人天师范、道德楷模、精神导师、修福慧的对象;反之,对一般俗人以及那些不深入教义的「挂名」佛教徒来说,「和尚」也许只是他们求得富贵平安、祈福、消业障、诉苦、驱鬼、主持丧事葬礼的代名词而已;甚至有极端的人士更认为「和尚」离开父母亲是不孝、放下俗事是逃避现实、出离隐居被视为冷漠,而乞食、依赖他人供养是好吃懒做等等错误观念。

如何辨別佛教正法

http://www.buddhasasana.org/rightandwrong.htm

在巴利經藏長部裡的第十六卷提到:

"Now, Ananda, if it occurs to any of you -- 'The teaching has lost its authority; we are without a Teacher' -- do not view it in that way. Whatever Dhamma and Vinaya I have pointed out and formulated for you, that will be your Teacher when I am gone."

「現在 ,阿難,如果你們任何一人這麼念著 ,‘我們失去了我們的指導' -- 不要這麼觀 。只要是任何我為你們說的經法和戒律 ,那就是你們的導師。」

佛陀稱自己的學說為經法和戒律 ,這兩者是離不開的 。其中戒律是特別給僧侶的,總共有 227 條。在 2,500 年後的今天,已經不能再有比丘尼了 (女僧侶),只能有尼姑,這是佛陀留傳下來的 法旨。戒律在佛教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經典註解中提到:

"Vinaya nama Buddha Sasanassa ayu,
vinaye thite sasanam thitam hoti."

這段巴利文的意思是,Vinaya (巴利律藏) 是佛教的生命,正法佛教會存活是因為戒律還活著,而戒律則是抑丈比丘們的尊守。平常人或許認為戒律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如佛陀和上面的句子所說,戒律和經法是離不開 的。戒律維護了比丘的行為清淨和正法的延脈。就像平常人有許多壞習慣,而被他人指出時,總能自己制造出一套說法來自圓其說。同樣的道理,一個比丘不尊守戒律,佛陀的經法就會受到污染和點綴。

在過去的 2,500 年中,陸陸續續的有許多僧侶要求要改變戒律,原因是在於不同的環境和風俗,但是經過每次經典集會和阿羅漢們細心的考察,2,500 年後的今天,Vinaya (巴利律藏) 的 227 條戒律仍然沒有變過。

在這年代,許多僧侶早已以自己的觀念在做事,譬如他們認為不賺錢、 不交易、 不種菜、 不蓋基金會組織、 不多收點信徒,自己就活不下去或正法則無延續。其實持缽要錢、 交易、 引誘信眾、 種植植物等等,才是違反戒律而使正法消失的 主因。

根據古老的長者們說,佛陀曾應許過他的弟子們,只要他們尊守戒律,他們在這世界上一生都不會少作僧侶的需要 (Four Requisites: 其中包括了食物 、 僧袍 、 等等)。

在緬甸有一個比丘發願尊守戒律,說他只穿在垃圾堆裡找到的僧袍 (律藏其中一條),然後當他到垃圾堆時,已有著一套全新的僧袍在那裡等著他。想必這真實性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除了戒律外,平常人要如何辨別正法呢? 例如在泰國的派別 Dhammakaya,雖然他們的僧侶都守 227 戒律,但又要如何辨別他們的法呢?

在巴利經典中佛陀提到:

"Gotami, the qualities of which you may know, 'These qualities lead to dispassion, not to passion; to being unfettered and not to being fettered; to self-effacement and not to self-aggrandizement; to modesty and not to ambition; to contentment and not to discontent; to seclusion and not to entanglement; to energy and not to idleness; to being unburdensome and not to being burdensome': You may definitely hold, 'This is the Dhamma, this is the Vinaya, this is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Cv.X.5)

「 Gotami,這些你所知道的法的特質,‘這些法引導向清淨,不是向熱情 ( 熱血 );是往解脫,而不是往束縛;是能抹去自我的貢高 ,而不是朝向自我的貢高;朝向歉虛 ,而不是朝向野心;朝向滿足,而不是不知足;朝向獨自的閑居,而不是 人們的纏縛;向精力 ( 精神 ),而不是向懶惰;向無煩惱,而不是向煩惱':你就可以知道,‘這就是經法 ,這就是戒律 ,這就是導師的指導'。」

除此之外,在佛陀的教法裡特別強調四聖諦和八正道 。如果在任何教派裡沒有四聖諦和八正道的元素,那肯定不是正統佛教。尤其是法門方面,如果不與八正道相齊,則不是佛所說的法。

希望每個人看了這篇文章能用這智慧來辨別這世界上雜亂的佛教派別 。

Sadhu! Sadhu! Sadhu!

資料來源:

經法和戒律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 ... aro/bmc1/intro.html

佛教僧侶紀律第一冊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 ... aro/bmc1/index.html

Wednesday, July 23, 2008

何为“附佛外道”?

何为“附佛外道”?

摘录自 萧平实 老师 著『楞伽经详解』第三辑 20页

「妄想非境界,声闻亦非分;哀愍者所说:自觉之境界。」此四句
是倒装句,依中国语法应为:「哀愍者所说:自觉之境界;妄想非
境界,声闻亦非分。」世尊依大悲般若而为佛子所宣说者,乃是如
来自觉证悟智慧之境界;凡夫妄想分别所得,皆非如来自觉圣智境
界;定性声闻诸果圣人,亦无缘份证此境界。

谓若有人背离佛所开示如来藏阿赖耶识心,而言有常恒不坏之寂照
心或空明觉知心者,皆名外道;不论身居佛门中或外道门中,离阿
赖耶心而向外求法,故名外道。心外求法者,错认常见外道所说之
觉知心为真如,离于佛所开示真实心外,别求不生灭心,故名心外
求法外道。 此诸人等悉皆自以为悟,将常见外道法置于佛法中,谓
为正法;教人依此修学,引其广大徒众悉入常见外道法中;以之混
淆正法。众口铄金,积非成是,深植佛子心中,令正法之弘傅处处
掣肘;亦令多数初机佛子不信正法,而反信受常见外道法。

此虽地狱之罪,然有更甚于此者;不知不见释迦世尊已于《四部阿
含》中,多处说有如来藏、有阿赖耶、有涅盘本际、有大乘、有菩
萨、有十方佛;名为护持弘扬正法,骨子里却在挖除三乘正法根本,
令三乘正法之根本无法弘传,乃至灭没。此罪之重,远甚于前述弘
传常见外道法诸师;何以故?谓彼诸师虽然错认常见外道法为佛法,
只是悟错,将常见意识心错认为第八识,大多不否认有第八识。今
者信受其法之法师居士,更为文演说,谓其否认第八识阿赖耶之邪
说为正说;此诸人等,实有大过;何以故?若无第八识,则应佛无
真如;若无真如,则应无有佛性;彼等师徒岂真认定《法华经、解
深密经、楞伽经、乃至阿含经》等为伪经耶?彼等师徒岂真认定释
迦佛法为断灭法耶?若尔!彼等则非佛教法师居士,虽然口说佛法
中道,其实乃是附佛法之断灭见外道;佛教界应默摈彼等师徒,不
与往来问讯,何况资助?于此恳切奉劝印顺法师及其徒众,尽速公
开修正,以免佛法之根本继续受破坏,亦可免除自己之最重地狱恶
业;果能如此,平实额手称庆,后亦不复评论。

上来所述常见断见外道思想,侵入佛门之中已久,根深柢固,已被
多数初机佛子认同,唯有少数有智佛子不迷表相,依于正经正论而
细思惟,幡然修正邪见,回归正见;然多数初机佛子迷于表相,不
能亦不愿修正邪见,反责余之正法为自性见,努力抵制。彼诸人等
,犹待大众努力拯救,方免彼等后世尤重纯苦之长劫恶报。

此等常见断见思想,皆因妄想所生,不如理作意故,非是佛所开示
证悟境界。大乘证悟极为困难,必须真善知识之导正知见于先,引
导机锋于后,方得悟入;若非依于大悲般若之乘愿再来菩萨,不能
于未离胎昧境界而自修自悟、复能化他,故说大乘见道开悟极难;
定性二乘无学尚无其分,说为愚人,何况福慧俱缺之佛子与外道凡
夫?(23页)

http://www.a202.idv.tw
见:附佛外道一箩筐

Wednesday, July 16, 2008

《認識附佛外道》

http://forums.perak.org/cn/archive/tag/t71398.html

由於工商社會的急功近利,隨著佛教的興盛,也造就了許多附佛外道,如野草孳生,紛紛以迅速,神通,感應以迎合大眾口味,並附和政商名流,敢言敢說,不知台灣已成世界成就者及證悟者密度最多的地方。這種現象,並不意外,所有附佛外道,都善巧地把握了人性的弱點,和普遍地對佛學與神秘現象的無知,參雜佛理與自我錯謬的見解,未證言證,未悟言悟,大肆招攬信眾,並以企業化經營,進而予取予求。許多附佛外道,把佛經裡面的道理拿出來講,可是最後是符合在他的邪說裡面,符合他自己所闡揚的教義上,把正法邪用,我們雖心懷悲愍,但也難以抗拒這股潮流,唯一正本清源之道,只有加深佛學的宣揚,不能只是表面的解說,還要深入辟裏,才能給師兄們建立堅固的正見,不被附佛外道的邪說所迷惑,無論如何,「顯正」才是究竟的破邪。


  以下提供附佛外道常用手段供師兄們參考:
   一、宗教狂熱,自命聖人,個人崇拜。
  "自稱"大師,活佛,法王,仁波切無德者卻要求他人向之頂禮,法相到處掛,到處發。
  二、師承不明,假附他宗。
  說是 "某某佛,某某法王,某某仁波切轉世",與某法王仁波切等照張相,即說已得傳承。
  三、自揚己德,謗毀他師。
  與其他同路人呵成一氣,互相褒揚,對於正法上師卻說成是外道邪師。
  四、裝神弄鬼,迷惑大眾。
  如厲鬼纏身,怨親債主討債,要改運供養等,並提供治病,催財等多項服務。
  五、無有戒律,貪圖利養。
  販賣蓮座,牌位等,貪圖財利,無有戒行。
  六、邪解經論,教理錯亂,自創教典,雜以外道。
  如說楞嚴經是假的,未證言證,顛倒教義,以訛傳訛。自我膨脹,自造經論,篡改經典等。
  七、修無次第,大違傳統。
  沒有傳承即幫信眾灌頂加持,不用修行,即刻開悟。

  這一些道場或組織,他們也有資源、事業龐大,信眾、徒弟眾多,政經、媒體關係很好,組織龐大,電視弘法,跨國際性,文宣廣告也多,也懂得包裝,但他們將佛教曲解,混淆世人對純正佛法的認知,則已造成世人對佛法的誤解,而錯誤修行,不但不得解脫,嚴重者甚至斷了法身慧命。就長遠的眼光來看,這樣的做法終究有損佛法的長久住世,一個正信而不貪圖近利的佛弟子,最好能選擇遠離。

宣化上人曾開示:
  誰最希望如來正法寶藏趕快滅亡呢?
  誰會披佛袈裟毀我正法呢?
  誰最希望佛教僧團變成合議制呢?
  誰讓和尚娶妻、尼姑生小孩呢?
  誰在那邊爭奪廟產,佛法企業、商業化呢?
  誰會在末法惡世中,大量的成立附佛外道呢?
  誰搞一大堆禪功、神功、氣功、印心禪,都要偷竊佛教之名呢?

  於末法惡世中,除了人心浮動、混亂外,人間也被搞得有如地獄般的黑暗,世人是非不明,貪功近利,佛門中亦有許多魔眾比丘混入其中。但儘管如此,佛也曾預言,還是會有許多佛正法弟子,轉世人間,來捍衛正法的。

願釋迦正法常住不滅

願與諸正信佛子共勉之!

心真,佛真;心假,佛假

心真,佛真;心假,佛假
作者:记录——陈民杰 发布时间:2007-10-26 来源:《星洲日报》
主讲人:玉珠仁波切、慧愚法师
主持:妙赞法师
讲题:真佛,假佛,谁是佛?
日期:2007年10月16日
地点:双溪毛糯般若学舍

记录:陈民杰 tmengkiat@sinchew.com.my

玉珠仁波切是西藏人,6岁时被认证为西藏安多地区玉珠仁波切的第四世转世:从此接受精心严格的藏传佛教教育。1993年玉珠仁波切到印度南部三大寺之甘丹寺继续修学,学习格鲁派传统的辩经,以及种种的经论与修法。
慧愚法师毕业自台湾佛光山丛林学院男众学部,目前云游弘法。这两个分别来自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传承的善知识,日前以“真佛,假佛,谁是佛?”为题进行对谈。本期《菩提树》节录部分对谈内容,以飨读者。  
妙赞法师:对于世间的附佛外道盛行,我们深觉感慨。佛就是佛,却有些人还要分真假,听来让人无奈;甚至有者自称活佛,公开宣扬一些备受争议的思想。活佛一词来自藏传佛教,请仁波切为我们解说“活佛”一词的因缘。
玉珠仁波切:在华人世界,我们被称为“活佛”,这是一个被强行套上的光环,但我们对此感到无奈。
在西藏,我们从不自称“活佛”,甚至藏语中也没有“活生生的佛”的概念。
在西藏,正确的用语是“祖古”(Tulku),字面意义是“修行者的化身或转世”。
 
修行人传授佛法,受到西藏人的尊敬,他们往生时,弟子们总会祈求这位导师再次来到世间。这些高僧大德被弟子的心愿所感,逝世后投生到另一个家庭,以一个新生命继续学习,广度众生。
这些高僧,我们称他们为“人中之宝”,藏语是“仁波切”,且被视为尊贵的导师。西藏人认为“上师”是尊贵的,因为有了他们,才得以把承袭自释迦牟尼佛的正法带到世间。因此,这些转世灵童必定需要得到其他高僧的认证,而且过程非常严谨。西藏人认为,上师的转世一定不可以出差错!

“活佛”这个称号本身就有问题。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从来没有提到“活佛”、“真佛”的概念。佛就是佛,没有真假,没有死活。  
汉传的大乘佛教以“法身,报身与应化身”三身来认知教主释迦牟尼佛。我们常如此说:“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应化身释迦牟尼佛。”
佛的应化身即是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他因应世间因缘而化现太子相,经修行悟道而成佛。释迦牟尼在活着时就成佛,因此,若要说“活佛”,那应该就是他了,因此—般上佛教徒不认为我们身处的世界还有其他的佛。

另外,汉传佛教相信弥勒菩萨将在多年后降生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且三转法轮度化众生。因此,从释迦牟尼佛入灭列弥勒佛降生之间,不会有其他的佛出现。华人社会若提到“活佛”,或许我们想到的是济公活佛、金山活佛,但这些人物多以民间故事的形式出现,不一定反映事实。况且,这些“活佛”的形象刻划多不符合佛门实况——市井小民不了解佛门生活,却心生向往,因此衍生错误观念。

正法教你放下,外道教你追求
妙赞法师:现今世界,“活佛”处处在,仁波切对此“活佛现象”有什么看法?
玉珠仁波切:我得再次重申,西藏佛教中的仁波切,包括达赖喇嘛,都不会说“我是活生生的佛” 。如果有人跟你如此说,那么,请你要自己详细辨识。
修行人以戒为师,戒律中最基本的其中一个条目,是:有神通者,不可显现。如果有人声称自己是活佛,且神通广大,有求必应,你一定要以智慧工确定那是否为善知识。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以戒为师,以法为归。一个人若严格守戒,不管他是大师、法王,还是一个普通的出家人,都值得我们去尊敬,顶礼供养。
修行有成就者,时时刻刻都在为一切众生,包括为那些声称“我就是活佛”的众生发愿,祈求众生的一切业障皆悉消除。大成就者绝不为名利所动。这种种正面的特质,都会表现在一个修行人外在的言谈举止之上,最起码,他不会到处声称“我就是活着的佛”,更不会贯称自己跟某某佛是好朋友、好兄弟。

 但是,若有人说:“我是某某佛,我有求必应,只要修我的法,你要什么,都可以得到。”千万不要被你的贪、嗔、痴牵着走。一切事物的出现皆是因缘和合,众生的贪念,即是造就更多“有求必应的活佛”的助缘。
佛陀以托钵化缘的方式来告诉找们:修行就是要淡泊,不要一味执著世间的一切,要学会放下。不管你如何累积财富,身体多么健康,家庭多么圆满,当死亡降临到自己或亲人的身上时,这所有世间的圆满根本不能带给你任何力量,你只有恐惧与慌乱。
贪、嗔、痴升起时,我们会去执著一切快乐的感觉,而同时排斥痛苦的经验。我们一方面眷恋着财富、权势、健康等等世间的圆满。另一方面却强烈抗拒诸如病痛、死亡等等不圆满的事。这就是世人的“分别心”,也是苦的因,为生命带来困境。
我们付出一生所追求的财富名利,在死亡降临之时,还有任何意义吗?死亡盯上你时,你还会去找“活沸”来满足你这些世间的追求吗?

佛陀看到轮回的苦,人生有更重要的难题待我们去解决。佛陀知道,众生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是痛苦的来源,因此,劝诫我们要学习放下。因此,若世间真有“活生生的佛” ,就必然会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一般,时时提醒众生别忘了轮回的苦,别执著世间的名利,而不是以加持灌顶等种种做法来赐给你财富,健康、好运……

“有求必应”的,不是佛,是魔!
出席者问:有时候,身边会出现一些所谓“高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好像挺有道理,解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说得头头是道,他甚至在某个程度上安抚了你的心。令人担心的是,他真正在宣扬的是不是正法?一般群众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分辨佛与魔。
慧愚法师:佛与魔,只在一线之差。看碰到一位老师,道理说得滔滔不绝,又能安抚心灵,我们想要向他学习,这是当下的因缘。然而,我建议佛弟子在漫长的学佛道路上,要偶尔停下脚步,回头检视自己,别总是盲目往前冲。要检讨自己的学习是不是还在轨道上,所学的是不是对自已有益?有没有让自己的精神生活过得更好?你的日子是过得更为安心、自在、还是有了更多的挂碍与压力?如果你发现心越来越沉重,烦恼根本没有减少,那么,你就得深入思考:学习出了什么问题?否则,生命有限,一晃过去了,什么也没得到,只换来身心的疲累。
玉珠仁波切:真正继承佛陀法脉的善知识,赐给我们的不是健康与财富,而是会告诉无常的道理,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
无论你是多么有钱有势,死亡来临,世间的一切,包括你的身体,都得舍下。正法是教我们放下,而不是教我们去追求更多让我们放不下的世间财富。在善知识眼里,富贵的人是只不过是过去的善业所致,财富不必刻意追求;贫穷也不过是过去的恶业造成的,人人都有引累世多生的恶业,因此也不必去排斥。佛法提倡中道的生活,就是对快乐不起执著,对死亡也不强烈排斥。
善知识是一群有着向善意愿,且愿意教导众生向善的一群人,他了解无论世间如何圆满,都不能帮助我们面对死亡,他们更明白解脱的重要,也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解脱;他们不只力行,也劝导众生追寻佛陀的教法,学习放下。这样的善知识”,就是佛陀的化身。
“佛”的本质是觉醒。学佛的路上,智慧渐渐增长,有一天你从无明烦恼中解脱时,这解脱并不是因为有—个佛变魔术赐给你的,而是靠你白己的内在的修改。藏语的“佛法”一词,意思是“内在的修改”。  
如果你皈依的对象并不是教导你如何往内在下功夫,而是因为你的贪、嗔、痴,而给了你一个“有求必应”的法门,那么,这下是佛,是魔!
纵使佛陀有大神通,他也无法以神通把“证悟”移到我们身上来。至于外在的事物,万物都在因果法则中运作,并不是因为有神通就可以得到任何东西的。若神通真的有用,世间还会贫苦吗?世间物质的圆满,唯有靠努力所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神通只是修行过程中的副产品,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个人哪怕能飞檐走壁,对我们又有什么用?一切都遁着因果法则,遵从因果法则,就是“最神的一通”。
要选择一个“有求必应的佛”为皈依对象,还是寻找一个实实在在教导我们放下执著的导师?大家可要谨慎抉择。